勞動糾紛勞動局該不該管
依據我國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的規定,勞動局對勞動糾紛是具有管轄權的,勞動者利益被侵犯的可以向勞動局投訴,由勞動局介入調查。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
第九條?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有權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舉報。
勞動者認為用人單位侵犯其勞動保障合法權益的,有權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投訴。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為舉報人保密;對舉報屬實,為查處重大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提供主要線索和證據的舉報人,給予獎勵。
第十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實施勞動保障監察,履行下列職責:
(一)宣傳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督促用人單位貫徹執行;
(二)檢查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情況;
(三)受理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的舉報、投訴;
(四)依法糾正和查處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
勞動監察與勞動仲裁有什么不同
1、執法主體不同勞動監察的執法主體是勞動行政部門,其執法機關的執法活動是代表勞動行政機關實行行政執法;而勞動仲裁的執法主體是依照國家勞動立法建立的特定機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委員會由勞動行政部門代表、工會代表及用人單位三方面的代表組成。
2、法律行為不同勞動監察屬于行政執法,作出勞動監察作用的是勞動行政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而勞動仲裁則是一種準司法性質的活動,作出的裁決屬于一種國家授權的仲裁機構對發生勞動關系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的行為。
3、工作職責不同勞動監察由勞動行政部門依法對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執行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
勞動仲裁監督檢查,是依照法定的行政職權主動進行,不需要相關人提出請求;而勞動仲裁機構則是受理勞動關系當事人申訴的勞動爭議案件,需先提出仲裁申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才能受理案件,否則,仲裁部門不主動介入。
4、法律地位不同在勞動監察過程中,勞動行政部門同接受監督檢查的單位和個人之間是行政管理關系;而在勞動仲裁的所有程序中,仲裁機構是一種“中間人”,不作為當事人而處于“第三者”的地位。
5、法律后果不同在勞動監察過程中,勞動監督機關一經作出處理決定,立即發生法律效力,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立即執行。有關當事人不服處理決定的,可以提起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在申請復議或行政訴訟期間,不影響決定的執行。而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作出的裁決,并不立即發生法律效力,而是處于效力待定狀態。當事人對勞動爭議仲裁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只有法定期限屆滿,雙方當事人不起訴的,仲裁裁決書才發生效力,有關當事人向法院起訴,也不是以仲裁機構為被告提起行政訴訟,而是以勞動爭議的另一方為被告提起普通的民事訴訟。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的規定,勞動局對勞動糾紛是具有管轄權的,勞動者利益被侵犯的可以向勞動局投訴,由勞動局介入調查。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轉讓可以無償贈予嗎
2021-01-01私人建筑合同如何擬定
2020-12-23房產中介欺詐行為如何應對
2021-03-17勞動爭議經濟賠償金的適用情形
2020-12-27購買壽險的理由有哪些,什么人需要購買壽險
2020-12-26產品質量和產品責任險
2020-11-26投保人有哪些主要義務
2020-12-31專家提醒: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1-10單位要給滿50歲的女職員買養老保險嗎
2021-02-17什么人可以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2020-12-11保險公司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10對保險公司注冊資本如何要求的
2021-02-02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
2021-01-13如何購買車險才劃算
2021-03-24保險合同糾紛管轄法院如何確定
2021-01-28保險受益權的涵義
2020-11-27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B)范本
2021-03-04對土地承包經營權進行互換的行為是否無效
2020-11-11土地轉讓稅費有哪些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