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履行地點就是合同按照約定或者實際實施的地點。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那么,要確定買賣合同的管轄,就應首先確定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
實際履行地規則
合同履行地是指實際履行地、約定的履行地還是民法所規定的履行地,眾說分紜,理論與實踐也一直是各說各的理。最高法院關于民訴法《適用意見》中第18條規定: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如果合同沒有實際履行,當事人雙方住所地又都不在合同約定的履行地的,應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操作中又分幾種情況,合同有約定且實際履行地與約定一致的,按《適用意見》18條確定管轄,合同約定了履行地,但未實際履行,當事人一方或雙方住所地與合同約定的履行地一致的,原則上也可以適用18條規定,而如果合同約定了履行地,實際履行地與約定的不一致,或者沒有約定履行地卻又實際履行了,又或者既沒有約定,也沒有實際履行,如何確定案件的管轄,《適用意見》中就不甚明確了。以買賣合同為例,96年最高法院《關于在確定經濟糾紛案件中如何確定購銷合同履行地的規定》的司法解釋,也強調在實際履行中雙方當事人以書面或一致認可的其他方式可以變更約定,并明確了雖有約定但未實際履行的,不依履行地確定管轄。也就是說合同只有在約定了履行地并已實際履行且約定的履行地與實際履行地又相一致的情況下,適用相關法律才無任何障礙。
在一個法制健全的國家中,創造和解釋法律的核心機構為政府的三大部門:公正不倚的司法、民主的立法和負責的行政。而官僚、軍事和警力則是執行法律,并且讓法律為人民服務時相當重要的部分。除此之外,若要支持整個法律系統的運作,同時帶動法律的進步,則獨立自主的法律專業人員和充滿生氣的公民社會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由人民而立,并保護人民的利益。這是社會主義社會法律的基本精神。法律的基本精神既體現了國家性質,也反映了社會矛盾。
對于你提出的“轉賬所在地合同履行地”問題,律霸網小編已經整理出來了,轉賬所在地合同履行地應該是合同規定的地方,還可以是實際發生的地方,也就是轉賬的地方,合同履行地的規定也表明當地的法院是否有判決權,有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簽合同受傷如何賠償
2021-01-23支票保付與承兌之區別
2021-01-14強迫寫欠條如何取證
2021-01-25商標轉讓可以無償贈予嗎
2021-01-01假離婚被真離婚怎么辦
2020-12-17交通違章不處理會上征信嗎
2020-12-17按揭房注銷抵押登記要多久
2020-11-11勞務分包合同屬于什么法律關系
2021-01-29勞動糾紛需要用到哪些法律
2021-01-19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具有效力
2021-02-15保險公司拒為火災買單 法院判決企業獲賠
2020-12-20約定與法律有什么關系
2021-01-30保險公司拒賠起訴狀怎么寫
2021-02-23保險合同的關系人
2021-01-10某土地轉讓合同糾紛請求市政府協調解決的請示
2020-11-27商業用房拆遷如何安置
2020-11-14集體土地房屋拆遷補償及補助費標準有哪些規定
2021-01-23拆遷房屋的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9拆遷安置房遺產稅怎么繳納
2021-01-05宅基地上的房屋及附屬設施在拆遷過程中能得到補償嗎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