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審判決結果會告知一審法院嗎
依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二審法院作出的終審判決后,會不會告知一審法院是沒有規定的,但一般是不會告知的,只會告知案件的當事人。
相關法律規定
第一百七十五條?第二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
第一百七十六條?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
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民事訴訟當事人資格是什么
(1)當事人適格的含義,當事人適格,又稱為正當當事人,是指對于具體的訴訟,有作為本案當事人起訴或應訴的資格,即當事人資格。
(2)當事人適格與訴訟權利能力不同。訴訟權利能力是作為抽象的訴訟當事人的資格,它與具體的訴訟無關,通常取決于有無民事權利能力。當事人適格是作為具體的訴訟當事人的資格,是針對具體的訴訟而言的,當事人適格與否,只能將當事人與具體的訴訟聯系起來,看當事人與特定的訴訟標的有無直接聯系。例如在甲與乙的貸款糾紛中,丙向法院起訴要求甲返還乙的貸款。由于丙與甲乙之間爭議的訴訟標的無直接聯系,丙就不是本案的適格當事人。
(3)當事人適格與作為純粹形式上的當事人也不同。形式上的當事人僅以原告主觀上主張為準,作為原告就是向法院起訴要求請求權利保護的主體,作為被告即為被訴的主體。而當事人適格則是指對本案的訴訟標的,誰應當有權要求法院作出判決和誰應當作為被請求的相對人。
然而在我國以前的民事訴訟理論中,既沒有區分當事人適格與訴訟權利能力的問題,又沒有區分當事人和當事人適格的問題。以往民事訴訟法教科書中有關當事人概念和特征的闡述,實際上是針對適格當事人而言的,最高人民法院在司法解釋中對原告和被告的規定,實際上也僅是指適格的當事人。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二審法院作出的終審判決后,會不會告知一審法院是沒有規定的,但一般是不會告知的,只會告知案件的當事人。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未交社保辭職馬上走可以嗎
2020-12-07子宮切除是幾級殘疾
2021-01-23人臉特征、指紋、航班行程是個人信息嗎
2021-03-11集資房交易后房屋性質是什么
2020-12-28勞務派遣行政許可提交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8遺囑繼承的有效要求有哪些
2021-02-16被財產保全了銀行卡還能用嗎
2021-01-12過擔保期保證人負責嗎
2020-11-07訴訟保全擔保怎么解除
2020-12-03孩子商場受傷賠償有哪些相關內容
2020-12-07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的經濟補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25工程勞務分包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29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
2021-03-20使用假學歷如何處罰
2021-02-13平安意外險幾時生效
2021-02-12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確定的方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
2021-02-10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法有什么規定
2020-12-22妻子代簽的名這份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3-07保險合同有哪些法定記載事項?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