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侵犯肖像權 侵犯姓名權 侵犯隱私權 侵權責任法 侵犯名譽權
生活中,每個公民的姓名都會形成與之對應的姓名權,而這樣的權利屬于人格權中的一種,是受法律保護的。不過,實踐中也有一些侵犯公民姓名權的行為發生,那么大家知道什么是侵犯姓名權嗎?律霸小編為您做詳細解答。
一、什么是侵犯姓名權
侵犯姓名權是指侵犯公民依法享有的決定、使用、變更自己的姓名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一種人格權利。從法律上來講,姓名權保護的客體是權利人的姓名。當然,姓名并不限于公民在戶籍機關正式登記的本名,比如說筆名、藝名等等。
二、侵害姓名權的責任構成要件:
1、侵害行為
根據《民法通則》第99條的規定,侵害姓名權的行為一般由作為的方式構成,其中最主要的最常見的行為就是干涉、盜用和假冒他人的姓名。
(1)干涉他人決定、使用和變更自己的姓名。
(2)盜用他人姓名。
未經權利主體的同意或授權,擅自以權利主體的名義進行民事活動或從事不利于權利主體、不利于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即是盜用他人姓名的行為。
(3)假冒姓名。
假冒他人姓名是冒名頂替、冒充他人姓名進行活動。
2、行為人的過錯
侵害姓名權的行為,應以行為人主觀上的故意為要件。行為人故意的情況下,其行為構成侵害他人姓名權,如果行為人因過失而將他人的名字弄錯,不應認定為侵害姓名權。在實踐中,我們一概以故意實施的行為即構成侵犯姓名權,過失則不構成侵害姓名權,在侵害姓名權的訴訟中,原告只要證明被告實施了侵權行為,就可以推定被告有過錯,而被告是否存在過錯,則要由被告自己舉證加以證明。
3、損害后果
侵害行為人只要實施了盜用、冒用他人姓名,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權,故意不使用他人姓名的行為,就可以認定已經造成了損害后果,受害人列出其他特別的損害事實,即可主張權利。
4、侵害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
侵害姓名權的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與一般侵權行為民事責任構成要件中的因果關系并無實質差別,但是由于侵害姓名權的違法行為和損害事實合而為一,受害人只要證明其姓名權受到侵害即可,無須證明損害后果的存在。
關于侵犯公民姓名權其實就是通過一些行為,對公民的姓名權行使造成了損害,包括影響公民姓名權的決定、維護等等。如果你在這方面還有疑問的話,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哪些屬于侵犯姓名權的行為
侵犯姓名權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侵犯姓名權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匿名舉報誣陷怎么處理
2020-12-12房東悄悄賣房租客是否有優先購買權
2021-02-26承擔連帶責任是否要明確追償權
2021-01-21買賣合同未開具發票能否請求賠償
2021-03-16分公司負責人能否被執行
2021-02-10交通事故認定書出來后對方申請復核影響拿車嗎
2021-01-12不知情的輕微碰撞算肇事逃逸嗎
2020-12-11房產證上會有抵押信息嗎
2020-12-10擔保人還款后追償訴訟時效過期了怎么辦
2021-03-12老人去世后房產繼承交稅嗎
2021-02-06勞務派遣職業病如何認定
2021-01-25如何區別勞動工傷和人身損害呢
2021-03-21不激納養老金是否屬勞動爭議
2021-03-04合同三年可以辭退嗎
2021-01-29什么是再保險公司
2020-12-10什么叫做保費墊付
2021-01-21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之間有哪些不同
2021-03-09女生告倒保險霸王條款
2021-01-10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
2021-02-23禁養區拆遷不給補償怎么辦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