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社區矯正不交付如何處理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實行社區矯正時,社區矯正決定機關、看守所、監獄、社區矯正機構未交付的,人民檢察院可提出糾正意見。
第六百四十二條?人民檢察院發現社區矯正決定機關、看守所、監獄、社區矯正機構在交付、接收社區矯正對象活動中違反有關規定的,應當依法提出糾正意見。
第六百四十三條?人民檢察院發現社區矯正執法活動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法提出糾正意見:
(一)社區矯正對象報到后,社區矯正機構未履行法定告知義務,致使其未按照有關規定接受監督管理的;
(二)違反法律規定批準社區矯正對象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違反人民法院禁止令的內容批準社區矯正對象進入特定區域或者場所的;
(三)沒有依法監督管理而導致社區矯正對象脫管的;
(四)社區矯正對象違反監督管理規定或者人民法院的禁止令,未依法予以警告、未提請公安機關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的;
(五)對社區矯正對象有毆打、體罰、虐待、侮辱人格、強迫其參加超時間或者超體力社區服務等侵犯其合法權利行為的;
(六)未依法辦理解除、終止社區矯正的;
(七)其他違法情形。
社區矯正執行
1、縣(市、區)司法局收到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決定或監獄管理機關、公安機關的決定后,在3日內將矯正對象相關材料移送實際執行地的鄉鎮(街道)司法所,并指導、幫助鄉鎮(街道)司法所針對矯正對象的具體情況制定矯正方案。
2、鄉鎮(街道)司法所為矯正對象辦理登記手續的同時應與其談話,告知其權利、義務,宣布社區矯正執行中的學習、教育、管理、勞動、獎懲等各項規定,并發放《社區矯正對象須知》。
3、鄉鎮(街道)司法所為矯正對象建立檔案,與有監管能力的矯正對象近親屬或其原工作單位、村(居)委員會等簽訂矯正協議。
4、鄉鎮(街道)司法所組織有勞動能力的矯正對象參加社區公益勞動。社區公益勞動項目由鄉鎮(街道)司法所按符合公共利益、矯正對象力所能及、可操作性強、便于監督檢查的原則設置。
矯正對象參加公益勞動時間每月不少于12小時。
5、鄉鎮(街道)司法所組織矯正對象參加學習、教育活動。內容包括政策形勢、法律法規、道德規范、勞動技能、行為要求等,可以采取個別教育、集體教育、培訓、實踐活動等形式。
6、鄉鎮(街道)司法所結合矯正對象的犯罪原因、心理狀態、現實表現等制定心理矯正方案,進行心理咨詢引導,矯正其不良心理和行為。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實行社區矯正時,社區矯正決定機關、看守所、監獄、社區矯正機構未交付的,人民檢察院可提出糾正意見。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商標復審,商標復審有哪些類型
2020-12-18刮蹭隔天報案有效嗎
2021-02-26在沒有合同的情況下工傷應該如何賠償
2020-11-25擔保合同期限有多久
2021-02-24房屋裝修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2-17建筑物區分所有權人的所有權是怎么樣的
2021-01-30成立業主委員會流程有哪些
2021-01-16集體土地拆遷賠償標準
2021-01-21用人單位拒不出具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怎么辦
2021-01-10離職補償金如何能獲得
2021-02-16公司倒閉派遣制制員工怎么賠償
2021-01-07實習期獨自駕車上高速發生追尾
2021-03-16交強險如何支付賠款
2021-02-102020遼寧企業三險比例
2020-12-11地震死亡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18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有什么不同
2020-12-30車子沒買保險可以上路嗎
2021-02-01掛車事故沒保險怎么辦
2021-01-08對《保險公司信息披露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
2021-03-11出口產品責任保險的國際法律訴訟環境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