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質押的風險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物權法》及其相關解釋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釋頒布替換。
一、質押特征
1.具有一切擔保物權具有的共同特征--從屬性、不可分性和物上代位性。
2.質權的標的是動產和可轉讓的權利,不動產不能設定質權。質權因此分為動產質權和權利質權。
金錢經特定化后也可以出質: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金錢以特戶、封金、保證金等形式特定化后,移交債權人占有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可以以該金錢優先受償。
3.質權是移轉質物的占有的擔保物權,質權以占有標的物為成立要件。
二、怎樣防范質押的風險
一是要考慮應收賬款雙方的信譽度,特別是在金融機構有無不良還款記錄。結合貸款五級分類中關于企業非財務分析的要領,對企業的營業前景進行預測。要保留企業銷售合同的原件、賣方企業的發貨單、買方企業的收貨單及貨物驗收合格入庫的證明等,驗證交易的真實性。
二是認真審查企業的財務報表。除企業資產負債率等基本指標外,重點看五項指標。一看應收賬款在企業資產中的占比,這一比例,反映了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的狀況,比例過高,要分析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狀況。二看應收賬款周轉率。反映了企業應收賬款的流動性。三看應收賬款的平均回收期。這一指標能夠影響我們決定貸款的期限。應收賬款的到期日就早于合同規定的還款日。四看應收賬款的成分比例,是否集中于一個客戶。這一比例反映企業貸款回收的風險性。五看付款單位是否為貸款申請企業的關聯企業,是否存在關聯方交易。
三是要求付款方提供承諾書,確認應收賬款的具體金額,承諾只向銷售商在貸款銀行的指定賬戶內付款。同時要以書面形式規定,付款方在承諾書中簽字確認到期不付款的違約責任,以及如果在未告知質押權人的情況下,擅自支付,對由此對銀行產生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等。
四是辦理質押登記?!段餀喾ā返诙俣藯l明確規定,"以應收賬款出質的,當事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質權自信貸征信機構辦理出質登記時設立"。辦理質押登記后對抗善意第三人的作用起效。應收賬款出質后,不可以再轉讓,但經出質人與質權人協商同意的,出質人應以轉讓應收賬款所得的價款,向質權人提前清償債務,銀行則提前收回貸款本息。
五是確定合理的質押比率。依據企業實際情況確定質押率控制在50%-70%左右。
六是做好貸中、貸后管理工作。加強貸中風險預警機制。如付款單位出現重大變故;應收賬款到期,付款單位未按時付款,銷售企業怠于行使到期權力;貸款未按用途使用等情況預警。信貸員要做好定期或不定期向應收賬款欠款企業核實應收賬款余額工作。
三、質權人的權利
質物,質權人有權在債權受清償前占有質物。
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為擔保自己的債務,經出質人同意,以其所占有的質物為第三人設定質權的,應當在原質權所擔保的債權范圍之內,超過的部分不具有優先受償的效力。轉質權的效力優于原質權。
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未經出質人同意,為擔保自己的債務,在其所占有的質物上為第三人設定質權的無效。質權人對因轉質而發生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
有請求出質人支付保管標的物之費用的權利。
質權人權利的,質權人可以要求出質人提供相應的擔保。出質人不提供的,質權人可以拍賣或者變賣質物,并與出質人協議將拍賣或者變賣所得的價款用于提前清償所擔保的債權或者向與出質人約定的第三人提存。
根據上述的回答我們可以清楚知道,質押也是有一定的風險,為了防范或者將風險降低,通常會考慮應收賬款雙方的信譽度、認真審查企業的財務報表、辦理質押登記等一系列保障措施。如果您還有其他不清楚的地方需要找律師咨詢,請咨詢律霸網的專業律師,他們會為您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業廠房租賃合同
2021-02-01冒充軍官行騙怎么處罰
2020-11-29妻子起訴要回購房款
2021-03-19未成年繼承遺產需要償還債務嗎
2020-11-30房產中介能能否索要中介費
2020-12-29小產權房子能做抵押貸款嗎
2021-03-08工傷賠償項目包括哪些
2021-03-10勞動合同寫錯劃掉可以嗎
2021-01-22公司可以內部調動勞動合同的變更與解除嗎
2020-11-23如何判定壽險保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共有的保險該如何分
2021-01-08應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1-02-16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是否受理決定的期限
2021-03-18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抵押不登記可以對抗第三人嗎
2020-11-11營業房拆遷補償比普通房屋拆遷補償多多少
2020-11-24宅基地沒蓋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1-28學校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21農村宅基地征收拆遷會如何補償
2021-01-05瀾石舊改定位確定 東平新城將成佛山新地標
2021-03-26湖北勞動廳 破產企業職工安置有關問題的復函
2020-12-12我國對于房屋拆遷的補償標準規定的標準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