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我國雖然加大了對環境污染現象的打擊力度,但很多措施并沒有落實到位,例如水污染防治法存在問題就很明顯。我們共同生活與生態系統之中,我國又是一個水資源稀缺的國家,為了人類能得到長足發展,我們需要保護水資源。
1、立法目標偏低、且概念模糊
《水污染防治法》第一條規定“為了防治水污染,保護和改善環境,保障飲用水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法”。從此條文可知“保障飲用水安全”是本法的立法目標之一。眾所周知,讓老百姓喝上潔凈的水本是最基本的人權,而《水污染防治法》將飲用水安全作為立法目標,值得推敲,它給人有立法目的過低的嫌疑。另一方面飲用水安全涉及水源安全、供水安全等多方面,要解決這些方面的問題僅憑一部法律和一個部門(環保部門)是解決不了的。《水污染防治法》的立法重點應該放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因此,“保障飲用水安全”更換為“保障水源安全”更為合適。
2、對違法企業的懲罰力度不夠
《水污染防治法》雖然提高了罰款額度,加大了對違法行為的懲罰力度,但其中并沒有規定“按日計罰”措施,這無疑會對將來《水污染防治法》的實施效果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產生消極影響。很多企業寧愿選擇違法排污并繳納罰款,導致惡意偷排、故意不正常運轉污染防治設施、長期超標排放等持續性環境違法行為大量存在,嚴重損害環境法制的應有威嚴。另外,《水污染防治法》規定因不可抗力造成水污染損害的,免予承擔賠償責任。這樣的免責規定對受害者不公平,因為即使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發生作用,如果沒有企業的排污行為,也就沒有受害者的利益損害結果。
3、未明確規定地方政府的環境法律責任
雖然《水污染防治法》在一些條文中設定了政府保護水環境的責任,規定了將水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作為對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負責人考核評價的內容等。然而,這些規定只是針對一些政府和政府的領導執行《水污染防治法》時由于措施不力、執行不到位、導致目標未能實現的行政責任,對于一些政府和政府的領導未履行職責或履行職責不到位以致水環境質量未達標時,應該追究誰的責任?追究責任的范圍如何?責任的種類和形式如何?對此,《水污染防治法》卻未涉及。
4、未明確規定對地下水污染防治的監管責任
雖然《水污染防治法》第二條明確將地下水保護納入了水污染防治的范疇,但是,綜觀整部法律,它只提出了地下水保護的一般原則,既沒有具體明確地下水環境保護的責任劃分,也缺乏地下水環境保護的具體內容。目前,我國的地下水管理與保護涉及多個部門,各管理部門的管理權限不僅有交叉重復的地方,而且地下水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的責任分工也不明確,各管理部門之間又缺乏有效的綜合協調機制,人為地將一種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割裂開來,造成多頭管理,使得地下水污染防治的監管責任無法明確。
5、《水污染防治法》規定,國家建立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制度,對飲用水水源和其它特殊水體予以保護,這是對水源地水質保護的一個重要突破
但是,這些規定比較抽象,實踐中將難落實到位。目前,飲用水源地的保護立法及標準制定仍嚴重滯后。迄今沒有一部專門針對飲用水源地保護的法律法規,致使飲用水源地保護管理不規范,各地對飲用水源地的管理要求和管理水平也不完全一致,部分地區對飲用水源地未能實施有效保護。另外,跨行政區域的水污染糾紛也會影響飲用水安全,但目前只能由有關地方政府或共同上級政府協調解決,這種選擇容易滋生扯皮現象,造成問題久拖不決,另外按什么標準、什么尺度來解決糾紛,這些都是立法空白。
6、明確規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區域補償政策
保護好水源地生態環境不受污染,靠行政指令只能解決短期表面的問題,不給予落后地區任何的補償,不能達到雙贏。在城鎮地區享受小康生活的同時,也應給予為此付出一定代價的地區以資源補償。基于此認識,《水污染防治法》第七條對水環境生態保護補償進行了規定。較之1996年修訂的《水污染防治法》,這的確是一大創新。不過,實踐中這樣的規定靈活性大、難以得到有效地執行。目前存在的問題是,這些原本屬于保護區域內的居民的補償款,實際上卻補給了政府部門。國有資源部門化,農民卻成了冤大頭,不能實現責權利平等。怎樣補償,按什么標準補償,補給誰?按什么程序補償?這些水資源補償政策應該有更加細化的標準,并將其寫進法律,以保證水源地生態保護區內的農民生活水平不因現狀的改變而下降。
7、用水源保護區制度難以惠及農村居民
雖然從《水污染防治法》第三條的內容中可以看出,立法者已經意識到了農業面源污染的嚴重問題,但是,在水污染防治的整個制度安排方面,專門針對農村面源污染控制的條文較少,保障農村飲用水源或者農村飲水安全的專門制度卻沒有。十分明顯,《水污染防治法》中飲用水源保護區制度旨在解決城鎮飲用水的保護問題,對于3億多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卻難以覆蓋,這樣的法律規定,明顯與國家提出的到2020年完全解決中國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的目標還有相當的距離。
8、眾參與的力度不大
1996年修訂的《水污染防治法》中被特別強調的制度是“公眾參與環境影響評價制度”。這項制度旨在保障公民參與環境的保護和監督,以確保建設項目對環境的影響被公眾所接受。此次頒行的《水污染防治法》中類似的法條已被刪除,有關公民權利的內容只有一個條款,即:“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保護水環境,并有權對污染損害水環境的行為進行檢舉”。不難看出,這是對公民保護水環境的權利和義務的規定。但是,如果公民發現違法現象并欲檢舉時,就會涉及公民去哪里舉報的問題。并且對于舉報的內容,有關部門還需要時間核實,然后才能采取相關的執法行為,在這段核實排污的時間內,違法排污行為卻仍在繼續。在水污染極其嚴重的當今,不能給違法行為留有時間。因此,只賦予公民檢舉的權利是不夠的,還需要賦予及時制止的權利。在水污染極其嚴重的當今,才能給違法行為留有時間。
不可否認,水污染防治法存在問題是十分明顯的,以上律霸小編大致整理了八個方面的問題,其中最為嚴重的是立法目標過低,導致公民對污染環境的罪責毫不畏懼,很多人都不響應國家的環保政策。在了解到存在的問題之后,需要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什么是環境污染責任,環境污染責任是如何承擔的
海洋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機制主要針對哪些污染?
環境污染侵權如何承擔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鐵路征地賠償錢款怎么領
2021-02-20股權轉讓需要到現場嗎
2021-03-22最高法關于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問題的規定
2021-02-16擔保合同法律效力該如何確定
2021-03-16加工承攬合同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1-01-11業主委員會成立需要什么條件和登記手續
2021-01-22購買教育地產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28事實勞動關系的認定
2021-03-16交強險理賠怎么查勘和定損
2020-12-02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有多久
2021-02-13機動車損失保險的證明材料
2021-01-05互聯網保險渠道分類是怎樣的
2020-12-26物權法釋義第二百四十七條
2020-12-21保險原則包含哪些
2021-03-03再保險公司概述
2021-02-12國有劃拔宅基地可以買賣嗎
2021-01-07政府有償劃撥的土地怎么攤銷
2021-02-06平房拆遷補償標準每平方補償多少
2020-12-29用宅基地辦企業拆遷如何補償
2021-02-24企業停產后遇到拆遷的損失計算方式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