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譽權侵犯標準是什么?
1、行為人客觀上存在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并為第三人知悉。侵權人實施了侮辱、誹謗等行為。所謂侮辱是指以語言或行為公然損害他人人格,毀壞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既可以以口頭方式進行,也可以以行為方式進行。其表現形式是將現有的缺陷或其他有損于人的社會評價的事實擴散、傳播出去,以詆毀他人的名譽,讓其蒙受恥辱,可以稱之為“以事生非”。
2、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從法理上講,對于公眾人物提起的名譽侵權之訴,在主觀過錯方面的考察,應當以行為人是否具有實際惡意為標準,沒有實際惡意的行為,即使確實損害了公眾人物的名譽,也不應認定為侵權。這種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他人名譽的損害,仍然積極追求這種結果的發生。情節嚴重的,將會構成侮辱罪或誹謗罪。過
3、被侵害的對象應當是特定的人。所謂特定的人是指某個具體的自然人或法人。如果沒有特定的人,則在法律上就不存在所謂的受害人了。但是,如果某些文學作品在描寫中對特定的人進行了侮辱或誹謗,雖然使用的是代號或假名,但讀者一看便可知曉其所指的對象是誰,這顯然不能因其使用代號或假名而否定作者侵權。
4、在后果上,侵權人的行為對受害人的名譽造成了較嚴重的損害,使受害人感覺到一種不公正的社會壓力或心理負擔,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創傷。必須強調的是,這種不公正的社會壓力、心理負擔或精神上受到的折磨必須是客觀實在的東西,而不是受害人主觀上的一種感受。
二、侵害名譽權的責任
1、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可以書面或者口頭方式進行,內容須事先經人民法院審查?;謴兔u、消除影響的范圍,一般應與侵權所造成的不良影響的范圍相當。
2、公民、法人因名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的,侵權人應該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給與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的后果等情況酌定
綜上所述,侵權人的行為造成了較嚴重的損害,造成心理負擔,精神上受到折磨,構成侵害名譽權,行為人的行為沒有造成受害人的社會評價降低,不構成對名譽權的侵害,因名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的,當事人應該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
網絡名譽權的相關法律法規
名譽權糾紛起訴后多久開庭
侵犯名譽權責任承擔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驗房結果不滿意怎么辦
2020-11-27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的全面深化改革有何意義
2021-02-19外貿公司注冊流程有哪些
2020-12-02著作權法保護的是哪些作品呢
2021-02-07機動車未經登記是否取得物權
2020-12-20如何辦理房屋抵押登記?
2020-12-20什么是查封,對于查封法律有什么樣的規定
2020-11-11公司執行董事要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3失業保險金不得低于什么
2021-02-22單位能否單方調動員工崗位
2021-01-30兒童意外險不得超過多少
2020-12-30人身保險的原則具體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4哪些問題是人身保險合同訂立時要注意的
2020-12-09車子被人放火保險有賠嗎
2020-11-25汽車被淹該怎么理賠
2020-11-11網絡投保的銷售情況是怎樣的
2020-12-28無責以買保險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0-12-04保險公司推定為全損車主可以賣車嗎
2020-12-22青海殘保金如何計算
2021-02-15保險公司變更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