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18歲可以當監護人嗎?
十八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民法通則》第十六條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應由本條第二款規定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其中關于認定監護人監護能力,應當根據監護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經濟條件以及與被監護人在生活上的聯系狀況等因素確定。上述人擔任監護人沒有順序限制。
《民法總則》第二十七條規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父母對子女享有親權,是當然的第一順位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父母單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
?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
滿18歲擔任監護人的情況需要與實際的情況進行結合。對于滿18歲的公民來說,其具備獨立的民事能力。在這一前提上,還需要滿足與被監護人有著一定的親屬關系,被監護人自身還需要滿足一定的生活水平要求才可以作為一名獨立的監護人進行監護。
?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過繼監護人變更,需要辦手續嗎?
施工現場監護人員職責都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偵和經偵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31商標使用許可期限屆滿后對庫存產品如何處理
2021-01-28事實勞動關系主要包括哪幾種情形
2021-01-15婚外情取證注意事項
2020-11-24如何正確認識離婚損害賠償制度
2021-02-27法律上對繼承權的順序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5提存貨物滅失的責任
2021-02-18什么情況會引發房屋中介糾紛
2021-01-17數罪并罰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10北京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程序是什么
2021-01-30農民工工傷可享受哪些待遇?
2020-12-15三責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6天津航空飛機延誤賠償
2021-02-03投保人解除合同需要經被保險人同意是否合法
2021-01-07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1-02-26車險在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不理賠是合法的
2021-01-15承包期限未到,承包的土地可以讓子女繼承嗎
2020-12-16如何辦理土地承包證
2021-03-10停產停業損失如何評估
2021-02-05如何寫拆遷安置房申請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