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一些特定的因素,其實農民工在社會生活當中屬于最低層。農民工雖然說為城市的建設付出了較大的勞動力,但是農民工由于本身法律意識和各方面的能力比較欠缺,在農民工身上影射出來的社會問題是非常多的,其中就包括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下面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政策倡導書是指什么?
一、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政策倡導書是指什么?
倡議書指的是由某一組織或社團擬定、就某事向社會提出建議或提議社會成員共同去做某事的書面文章。它作為日常應用寫作中的一種常用文體,在現實社會中有著較廣泛的使用。
二、新生代農民工子女教育面臨的問題
1、農民工子女的教育缺乏政府財政支持。
義務教育財政管理體制造成農民工子女的教育財政責任主體缺位。我國現行的義務教育體制為中央和地方財政分擔、以地方財政撥款為主的財政管理體制。具體實施:中央政府主要負擔由中央各部門興辦的教育機構的撥款,同時對落后地區的教育發展給予一定的資助;地方財政主要負擔各級地方政府舉辦的教育機構的預算內撥款。這種“地方負責,分級管理”的二元化義務教育財政管理體制是造成農民工子女受教育問題的核心制度因素。同時,由于農民工子女在農村交納的教育附加費并沒有根據農民工的就業流向在地區間轉移,城市政府從財政中劃出的經費專供轄區內擁有戶籍的市民子女接受義務教育之用,并不包括進城務工的農民子女。這就造成教育財政責任主體缺位的問題。
2、配套法律政策不完善。
在保障農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入學的政策變遷過程中,配套法律政策不完善。首先是相關政策在國家法律層面始終存在空白,政策多以行政法規的形式頒布,法律位階不高,其約束效力有限。1998年3月,原國家教委初步確立了“兩為主”(以流入地區政府管理為主,以流入地全日制公辦中小學為主)的解決思路。最主要的立法是2006年的《義務教育法》,該法本應清晰、明確地將“兩為主”的政策表述清楚,作為一項重要的政策加以肯定,但實際卻語焉不詳。而且該法中缺少罰則,沒有規定“流入地政府拒絕”和“流入地公立學校”不接收進城務工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處罰措施。地方配套政策缺乏操作性,在落實中存在很多問題,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亟待解決。
3、公立學校入學難,農民工子弟學校教學質量差。
進城務工農民子女的教育任務主要由民辦學校承擔,流動兒童的入學需求,與流入地學校利益之間是有沖突的,由政府全額撥款的非盈利性公辦學校,其自身沒有額外的經費,承擔流動兒童的就學成本,一些中小學校拒絕接收非本區域戶籍的生源,導致許多農民工子女無法進入公辦學校。既然公立學校不能完全接納農民工子女入學,大批民辦的農民工子弟學校便應運而生。自從國家統一取消義務階段借讀費的規定出臺后,許多學校辦學經費緊張了,教育資源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民辦學校存在諸多不足,嚴重阻礙其發展。大多數農民工子弟學校存在很多問題,如辦學條件差、管理水平低、教學質量低下等。
4、家庭生活質量的差異,導致產生厭學心理。
很多農民工子女以前在老家上學,由于當地教學條件較差,學習基礎較差,初進入城市學校,容易跟不上學習進度。并且,由于地區差異,他們的各種生活習慣和生活水平、見識等都與城里的孩子有很大差異,容易產生自卑和厭學心理。讀書改變命運、知識成就未來的口號并不能消除許多民工子女的迷茫,父母忙于生計,對孩子疏于教育。家庭收入水平與城市孩子生活在一起被放大了差距,這讓不少農村孩子情緒低落、自卑,導致學習成績很不理想。
三、政策建議
1、明確農民工子女的教育財政責任主體。
中央財政在安排有關專項資金時,向接受農民工子女就讀人數較多的地區給予傾斜,并明確要求地方加大對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就讀學校的投入。支持地方政府切實改善進城務工農民子女就讀學校的辦學條件,使地方城市學校有更大的能力接受更多的進城務工農民子女就讀。中央和省級政府設立進城農民工的子女教育專項資金,并加強調控和監督,按實際招收農民工子女人數劃撥到各地,分擔流入地政府和學校的財政壓力。運用財政轉移支付政策分擔和配置義務教育資源,解決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
2、建立完善的教育法制和政策體系。
國家應從法律角度,盡快明確農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權利,明確規定他們的平等教育權。使各級政府、教育等機構在處理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時,有法可依;農民工家庭和子女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時,有明確的法律憑證。
3、鼓勵和支持更多的民辦學校參與農民工子女教育。
降低民辦學校的辦學門檻。在當前農民工子女數量大幅增加、公辦義務教育資源供給有限的客觀現實下,應允許農民工子女學校繼續存在,扶持尚不具備基本條件的農民工子女學校積極創造條件轉為民辦學校。根據實際情況,降低民辦學校的辦學門檻,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創辦以接納農民工子女為主的民辦學校。
4、關愛農民工子女的成長,營造和諧平等的成長環境。
本地學校既然接收了農民工子女入學,就要關愛這些孩子,讓孩子有機會享受同等的教學條件、教育資源,客觀看待他們與城市孩子在家庭背景、環境教育、生活習慣等方面的諸多差異,讓農民工子女健康成長。本地居民應該從心理上接納農民工及其子女,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他們。社會輿論應該發揮作用,社會各界要關注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并且給予農民工幫助平臺。
倡導書是由社會團體擬定的,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的倡導書,一般都是由社會團體擬定好了以后向當地的社會教育局這些部門提出的。在倡導書當中,其實可以從農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問題和可以提供的一些政策上入手。
農民工工資拖欠主要原因
農民工討薪法律援助有哪些內容
2020年最新農民工被拖欠工資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民工討薪被打怎么維權
2021-02-02農村居民非法占用林地如何處罰
2021-01-17認定違建的主體是誰
2021-01-25被監護人長期遭受監護人虐待的能否申請更換監護人
2021-02-16“探望權”與“家庭暴力”
2021-02-25離婚時的小孩撫養權怎么判
2020-12-26異地執行拘留的法律規定
2021-02-04我國各省市交通事故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標準
2021-02-01遺產繼承超過多少年不得再提起訴訟
2021-02-13商業銀行辦理資金清算程序有何規定
2020-12-22代拍協議范本
2021-01-31請人裝修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20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政策有哪些
2021-01-15轉換和回購的核算方法有哪些
2021-02-22圓珠筆簽訂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8在什么情況下可簽勞務合同
2020-12-27實習期享受三倍工資嗎
2020-11-10實習期的員工辭職書范文是怎樣的
2020-12-11人壽保險的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4產品責任中警示的內容是什么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