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做出了調整,新的婚姻法已經出臺,大家對于新的婚姻法的了解程度可能不是很高。但是婚姻問題的處理必須按照新的婚姻法來,因此大家要深入了解一下新的婚姻法,對于其中的細節也有了解的必要,例如新婚姻法18條的內容,也是大家需要了解的。但是具體的第十八條的內容如何,可以到本文了解。
一、新婚姻法18條的內容是什么
第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 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 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 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釋義】本條是關于夫妻特有財產的規定。
本條關于夫妻特有財產的規定,是這次修改婚姻法新增加的一個內容,也是完善我國夫妻財產制的一個重要方面。
二、新婚姻法18條的全面釋義
所謂夫妻特有財產,也稱夫妻保留財產,是指夫妻在實行共同財產制的同時,依照法律規定或夫妻約定,夫妻各自保留的一定范圍的個人所有財產。根據產生的原因不同,特有財產可分為法定的特有財產和約定的特有財產。法定的特有財產,是指依照法律規定所確認的夫妻雙方各自保留的個人財產,本條即屬于法定特有財產的規定。所謂特有財產制,就是夫妻在實行共同財產制時,基于法律規定或雙方約定,夫妻各自保留一定范圍的個人所有財產,并對該財產進行管理、使用、收益和處分,以及有關的財產責任、特有財產的效力等內容組成的法律制度。
特有財產制是對夫妻共同財產制的限制和補充。特有財產制不同于分別財產制。在分別財產制下,無論是法定的分別財產制,還是約定的分別財產制,其全部夫妻財產,包括婚前財產和婚后全部財產,都歸屬于夫妻各自所有;特有財產制是在依法或依約定實行夫妻共同財產制的前提下,夫妻各自保留一定范圍的個人財產。特有財產制是與共同財產制同時并存的,沒有共同財產制,也就無所謂特有財產制,特有財產制是共同財產制的限制和補充。
特有財產是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分別保留的個人財產,獨立于夫妻共同財產之外,夫妻雙方對各自的特有財產,享有獨立的管理、使用、收益和處分權利,他人不得干涉。夫妻可以約定將各自的特有財產交由一方管理;夫妻一方也可以將自己的特有財產委托對方代為管理,對方代為管理的,適用民法通則關于代理的一般規定。對家庭生活費用的負擔,在夫妻共同財產不足以負擔家庭生活費用時,夫妻應當以各自的特有財產分擔。
規定夫妻特有財產的意義在于,它彌補了共同財產制對個人權利和意愿關注不夠的缺陷,防止共同財產范圍的無限延伸,有利于保護個人財產權利。關于我國婚姻法增加規定夫妻特有財產的原因,在對第十七條的解釋中已有論述。關于我國夫妻特有財產的范圍,本條作了列舉式的規定,下面逐一進行介紹: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婚前財產是指夫妻在結婚之前各自所有的財產,包括婚前個人勞動所得財產、繼承或受贈的財產以及其他合法財產。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11月的《意見》第六條規定:“一方婚前個人所有的財產,婚后由雙方共同使用、經營、管理的,房屋和其他價值較大的生產資料經過8年,貴重的生活資料經過4年,可視為夫妻共同財產。”這是關于個人婚前財產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的規定,是適宜的,曾在司法實踐中發揮過重要的作用。這次修改,考慮到現在夫妻婚前財產越來越多,籠統地將上述規定作為法律規定會產生一些問題,并且從物權制度上也需進一步研究。因此,先是明確一方的婚前財產屬于夫妻個人財產,不能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即使在離婚時,也不能作為共同財產進行分割,除非當事人另有約定。但為了保護弱者特別是婦女的權益,婚姻法增加了第四十條規定:“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同時第四十二條規定:“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此外,第四十六條還規定了離婚過錯賠償制度,該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1)重婚的;
(2)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3)實施家庭暴力的;
(4)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這里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是指與生命健康直接相關的財產。由于這些財產與生命健康關系密切,對于保護個人權利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應當專屬于個人所有,而不能成為共同財產。不少規定夫妻特有財產的國家將具有人身性質的財產規定為夫妻個人財產,如美國統一婚姻財產法第四節中規定,“對其人身傷害的賠償”為夫妻個人財產;瑞士民法典第198條規定,“因精神賠償所獲得的補償金”為夫妻一方個人所有的財產;羅馬尼亞家庭法典規定,“保險金或作為造成個人傷害的賠償而判給的損害賠償金”為夫妻一方的單獨財產。本條將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作為夫妻一方個人財產,有利于維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為受害人能夠得到有效治療、殘疾人能夠正常生活提供了法律保障。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根據第十七條第(四)項的規定,因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但為了尊重遺囑人或贈與人的個人意愿,保護公民對其財產的自由處分權,如果遺囑人或贈與人在遺囑或贈與合同中明確指出,該財產只遺贈或贈給夫妻一方,另一方無權享用,那么,該財產就屬于夫妻特有財產,歸一方個人所有。這樣規定的另一個意義在于,防止夫妻另一方濫用遺產或受贈的財產,如妻子的朋友贈送一筆錢資助孩子上學,而丈夫有酗酒惡習,如果這筆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丈夫就有可能利用它買酒,在這種情況下,贈與人可以在贈與時確定這筆現金只贈送給妻子,屬于妻子個人所有,丈夫就無權將其用來酗酒了。對此,我國臺灣地區也有類似規定,臺灣地區“民法”第1013條規定,夫或妻所受之贈物,經贈與人聲明為其特有財產的,屬于夫妻個人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具有專屬于個人使用的特點,如個人的衣服、鞋帽等,應當屬于夫妻特有財產。我國司法實踐中,在處理離婚財產分割時,一般也將個人專用的生活物品,作為個人財產處理。在婚姻法修改過程中,有一種意見認為,用夫妻共同財產購買的且價值較大的生活用品,如貴重的首飾等,即使為一方專用,也應當屬于夫妻共同財產。這一意見未被采納。價值較大的生活用品,因其具有個人專用性,仍應當歸個人所有,這也符合夫妻雙方購買該物時的意愿。況且,夫妻對共同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多數情況下,夫妻雙方都有價值較大的生活用品。當然,不同經濟狀況的家庭,“價值較大”的含義不同。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這項規定屬于概括性規定。夫妻特有財產除前四項的規定外,還包括其他一些財產和財產權利。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新的財產類型的出現以及個人獨立意識的增強,夫妻個人特有財產的范圍也將有所增加。
通過小編的詳細介紹,大家對于新婚姻法18條所涉及到的內容應該都有了了解。第十八條的內容涉及到夫妻雙方的財產問題,需要夫妻雙方共同解決,但是作為夫妻如何是夫妻的共同的財產的要由夫妻雙方共同享有,但是如果離婚的,也只能分割夫妻共同的財產,對于夫妻的私有財產是不參與分割的,因此大家要了解清楚。
2020最新婚姻法司法解釋一、二、三及關聯法律
2020最新婚姻法司法解釋二
2020婚姻法新規定,現行的婚姻法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轉包和轉讓的不同
2021-01-11行政訴訟可否提起再審或者抗訴
2020-11-10法律如何規定溢價收購
2020-12-11法律規定哪些財產不可作于抵押
2021-03-14開遠光燈出車禍誰負責
2020-12-19夫妻財產約定效力是什么
2021-03-17什么是贍養
2021-03-01委托代理的法律后果怎么規定
2020-11-10房屋中介居間不成功能求償嗎
2021-01-15集資房新房出售有什么問題
2021-03-19有的單位在勞動合同中規定女職工結婚、生育就要離職等內容,這樣做屬于違法嗎
2020-12-20勞動爭議調解和仲裁分別應在多長時間內解決
2020-11-22法律對人身保險的投保人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4保險合同約定不明 超規用藥全額理賠
2021-03-01割去雙耳 4張保單曝自演血案真相
2021-03-07轎車超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1-24保險合同有哪些必備條款
2020-12-19車損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拒絕理賠
2020-11-28保險利益原則的目的和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1-02-11投保意外險必須注意的幾點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