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放棄遺產繼承的時效是如何規定的?
放棄遺產繼承的時效規定是根據《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實施)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條 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以書面形式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六十日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二、放棄遺產繼承公證所需材料有哪些?
申辦理放棄繼承權公證時,應當逐項填寫公證申請表,并提交以下材料:
(1)本人的身份證明,如居民身份證、戶口簿等。
(2)被繼承人死亡的證明。被繼承人死亡前,放棄繼承權不具有實際的法律意義。
(3)本人與被繼承人關系的證明。可以由所在單位、所在街道辦事處或鄉鎮政府提供,只要能證明其確實享有繼承權即可。
(4)本人簽字的放棄繼承權聲明書。
根據規定,公證處辦理放棄繼承公證,要向當事人講明他的權利、義務及其放棄繼承權將引起的法律后果,使當事人對自己行為的性質和將要產生的影響有明確的認識。公證處應將上述情況記錄在公證筆錄上,筆錄應讓當事人核對并簽名。
三、放棄繼承權的情形有哪些?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實施)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條 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
(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
(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
(三)遺棄被繼承人,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
(四)偽造、篡改、隱匿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
(五)以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嚴重。
繼承人有前款第三項至第五項行為,確有悔改表現,被繼承人表示寬恕或者事后在遺囑中將其列為繼承人的,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
受遺贈人有本條第一款規定行為的,喪失受遺贈權。
綜合上面所說的,繼承遺產作為繼承者即可以接受也可以放棄,但對于放棄的時候一定要在分割遺產之前,因而只要過了這個時間那么就會被視為接受,所以,在處理的時候就要結合實際情況來,從而才能更好的保障到其它繼承者的合法權益。
放棄遺產繼承聲明書怎么寫?
自愿放棄遺產繼承權聲明書范本
怎么辦理放棄遺產繼承權公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
2020-11-15怎樣簽訂拆遷安置補償協議
2021-02-18濟南執法車遭槍擊,公民怎樣反對暴力執法
2020-12-07后媽能告繼子不贍養嗎
2020-12-18上市銀行呆賬準備金計提方法差異原因有哪些
2021-01-01房產放棄贈與公證了沒過戶能反悔嗎
2020-11-20行政案件可以立案嗎
2020-11-29顧客在超市摔傷流血該怎么辦
2020-12-08雇傭關系怎么進行解除
2021-02-26私人幼兒園疫情不上班有工資嗎
2020-12-14壽險中的事故是保險責任嗎,壽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1-10如何認定猝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
2021-03-16什么是旅行社責任險條款
2021-02-13被車撞傷后要求保險公司賠償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意外責任險
2021-02-26投保財產保險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01集體所有土地轉讓的類型有哪些
2020-12-08土地入股分紅怎么算
2021-03-06劃撥土地轉出讓怎么計算價格
2021-03-18棚改拆遷補償一般多長時間到位
2021-01-292020年棚改,房屋拆遷補償怎樣計算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