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事人有遺囑法院怎么判?
若遺囑已經公證,一般按照公證遺囑判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第十七條 公證遺囑由遺囑人經公證機關辦理。
自書遺囑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簽名,注明年、月、日。
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注明年、月、日,并由代書人、其他見證人和遺囑人簽名。
以錄音形式立的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
第二十條 遺囑人可以撤銷、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
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后的遺囑為準。
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
因此根據法律規定,公證后的遺囑具有法律上的效力,法院判決一般以公證后的遺囑作為判決的標準。
二、有效要件
遺囑的有效要件包括形式要件和實質要件。遺囑有效的形式要件,是指遺囑的形式附和法律的規定。遺囑的形式若不符合法律的要求,也就不能有效。這里所說的遺囑有效要件,僅指遺囑有效的實質要件。
1、遺囑人須有遺囑能力
遺囑能力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設立遺囑,以依法自由處分其財產的行為能力。遺囑為民事行為,設立人必須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依我國現行法規定,只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才有設立遺囑的行為能力即遺囑能力,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不具有遺囑能力。因此,遺囑人須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根據我國《繼承法》第22條的規定,無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遺囑人是否具有遺囑能力,以遺囑設立時為準。在設立遺囑時,遺囑人有遺囑能力的,其后雖喪失遺囑能力,遺囑也不因此失去效力。反之亦然。所以,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1條中明確規定:“遺囑人立遺囑時必須有行為能力。無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即使本人后來有了行為能力,仍屬無效遺囑。遺囑人立遺囑時有行為能力,后來喪失了行為能力,不影響遺囑的效力。”
2、遺囑須是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
遺囑必須是遺囑人處分其財產的真實的意思表示,因為意思表示真實是民事行為有效的必要條件。遺囑是否為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原則上應以遺囑人最后于遺囑中作出的意思表示為準。受脅迫、欺騙所立的遺囑無效;偽造的遺囑無效;遺囑被篡改的,篡改的內容無效。
3、遺囑不得取消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繼承權
我國《繼承法》第19條規定,遺囑應當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這一規定屬于強行性規定,遺囑取消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繼承權的,不能有效。遺囑人未保留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遺產份額,遺產處理時,應當為該繼承人留下必要的遺產,所剩余的部分,才可參照遺囑確定的分配原則處理。繼承人是否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應按照遺囑生效時該繼承人的具體情況確定。
4、遺囑中所處分的財產須為遺囑人的個人財產
遺囑既是遺囑人處分其個人財產的民事行為,就只能就遺囑人個人的合法財產作出處置。遺囑人以遺囑處分了屬于國家、集體或者他人所有的財產的,遺囑的該部分內容,應認定無效。
5、遺囑須不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
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民事行為無效。遺囑若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或者其內容違反社會公德,則也不能有效。
越來越多的公民會在生前就訂立下合法有效的遺囑,那么如果在自己發生了意外或者是死亡的情況下財產也是會按照遺囑規定的內容進行分配,同時在訂立遺囑時也是不能有任何的違法行為,否則該遺囑也是沒有任何的法律效力的,在生效前也是可以根據自身意愿進行撤銷或者變更的。
最后公證遺囑什么時候會喪失效力?
遺囑見證人如何進行遺囑見證
如何認定遺囑 遺囑與遺贈有哪些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外情會坐牢嗎
2021-03-25離婚調解怎么進行
2021-01-05有錢買房卻不給撫養費怎么辦
2021-02-10對商事仲裁委員會做出的管轄權異議裁定能否上訴
2021-02-16房地產抵押登記的程序
2021-01-21正在建造中的房屋可否作抵押物?
2020-11-13沒有登記的不動產抵押合同有效嗎
2020-11-17公司已經注銷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11入獄者是否喪失繼承權
2021-02-08農村老人去世后,其拆遷安置房子女該如何分配
2021-01-24兒童在商場受傷賠償問題是怎樣的
2021-01-29二手房中介常見騙術,買二手房防止上當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1如何理解勞動合同變更的協商一致準則有哪些
2021-01-30疫情春節停工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1-23臨時工沒簽合同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6飛機延誤險可以賠償嗎
2021-03-14如何才能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3-22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訴訟費由誰負擔
2021-01-05保險到期數小時后投保車輛發生火災
2020-11-24非營業車輛進行營業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免責?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