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租代征”租出去的還能要回來嗎
以租代征改變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性質是屬于違法的行為,所簽訂的出租合同同樣是無效的,農民可以通過主張合同無效的方式要回土地。
相關法律規(guī)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三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但是,興辦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和村民建設住宅經(jīng)依法批準使用本集體經(jīng)濟組織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或者鄉(xiāng)(鎮(zhèn))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yè)建設經(jīng)依法批準使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除外。
前款所稱依法申請使用的國有土地包括國家所有的土地和國家征收的原屬于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
第六十三條?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于非農業(yè)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并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yè),因破產、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fā)生轉移的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
二、“以租代征”現(xiàn)象產生的經(jīng)濟原因分析
我國土地管理法規(guī)定,國家實行土地用途管理制度。國家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規(guī)定土地用途,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控制建設用地總量。目前,只有省級以上政府才有征地和農用地轉用的審批權,其中征收涉及基本農田或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超過35公頃的,及其他土地超過70公頃的,都必須由國務院批準。正是為了擺脫這些約束,一些地方政府玩起了“以租代征”的把戲,企圖通過一紙租約瞞天過海,使市、縣甚至鄉(xiāng)鎮(zhèn)一級政府在實際上擁有“征地權”。而農民與地方政府在這一問題上利益的高度一致,加上一些用地單位也希望通過“以租代征”更加方便地占用土地,使得“以租代征”的風潮愈演愈烈,在一定程度上將土地用途管理制度“架空”。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經(jīng)濟原因有:
(一)由于“以租代征”可以突破建設用地指標的限制,有條件推行“造城運動”,變相設立和擴大開發(fā)區(qū),解除當?shù)亟?jīng)濟發(fā)展的土地瓶頸制約,“以租代征”也就成為一些地方應對國土資源管理高壓態(tài)勢的權宜之計。雖然這些官員明白“以租代征”是一種明顯的違法用地行為,但還是對這種行為默許、縱容,甚至是直接參與。而在一些地方,“以租代征”是在政府直接參與主導下完成的,即“以租代征”不是發(fā)生在企業(yè)與農民之間,而是發(fā)生在地方政府與農民之間。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政府是當?shù)貓@區(qū)建設的主體,出于降低土地取得成本考慮,政府采取了“以租代征”;另一種是,農民出于風險考慮,不愿意與用地企業(yè)簽訂“以租代征”的“租賃合同”,而要求
政府代企業(yè)出面簽訂,政府出于對GDP、稅收等考慮,也就同意了。
(二)租地的企業(yè)則認為,“以租代征”可以規(guī)避土地審批復雜的程序,加快項目進展的速度,同時可以繞過法定的土地稅費,如耕地開墾費、耕地占用稅、土地管理費等,更可以免除占用耕地而必須履行的占補平衡義務,降低土地費用門檻。
(三)對農民集體來講,“以租代征”比起土地一次性被征收來說,既不失地,又不用種地,每年還能領國家的糧食直補”,可以得到長期穩(wěn)定的租金回報,可謂細水長流,更能解決后顧之憂。如果征地辦廠,即使一畝給上幾萬元補償,不到10年就用完了。不論出于何種經(jīng)濟原因,這種政府主導下的“以租代征”的用地方式,其實質是這屆政府“吃”了下屆政府的短期行為。土地是這屆用的,“租賃費”卻是下屆付的。政績是這屆創(chuàng)造的,代價卻是下屆承擔的。所以這也是“以租代征”之所以會在一些地方成為用地潛規(guī)則的一大原因。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以租代征改變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性質是屬于違法的行為,所簽訂的出租合同同樣是無效的,農民可以通過主張合同無效的方式要回土地。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愛土網(wǎng)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立案三個月了不開庭正常嗎
2020-12-11青島天價櫻桃構成消費欺詐嗎
2020-11-08如何判斷農村房屋是不是違建,法律依據(jù)是什么
2021-03-07如何解決拆遷上訪問題
2021-01-26哄騙立遺囑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0-12-31仲裁機關是行政機關嗎
2021-01-09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產權登記的內容包括什么
2020-11-17贈與股權需要在工商備案嗎
2021-02-17移送管轄前實施的保全是否繼續(xù)有效
2020-12-19法院提前刪除失信人信息的條件
2021-02-02勞動法是如何規(guī)定變更工種的
2021-01-15哪些人可以辭退
2020-12-09酒店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0-12-162020疫情期間裁員怎么賠償
2021-03-22什么是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25拖欠工資是否適用仲裁時效
2021-03-02人壽保險中的受益人是誰
2021-01-11如實告知規(guī)定對保險業(yè)提出新要求
2021-02-13外資保險公司籌建工作是否可以延長
2020-11-13無責免賠條款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