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收入;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二、用人單位不簽勞動合同的后果:
1、支付雙倍工資。《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2、無法約定勞動者的試用期。用人單位不簽訂勞動合同,對新招員工就難以約定試用期,直接招用,不僅需要增加試用期期間的支出,而且容易帶來用人風險。
3、難以穩定員工和技術人員。如果用人單位不簽勞動合同,職工可以說走就走,無需提前一個月打離職報告,法律不追究其責任。技術人員也同樣。如果用人單位與技術人員不簽訂勞動合同,不僅可以說走就走,無許承擔培訓費用。
4、難以保護商業秘密。每個企業或多或少有商業秘密,不簽勞動合同,無法通過勞動合同增加條款,很難保護企業的商業秘密。
5、難以進行競業限制。企業要對勞動者進行競業限制,主要針對高技能人才,不簽訂勞動合同,無法通過勞動合同作出競業限制,采用其他辦法很難收效。
6、被迫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第三款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如果用人單位被迫與勞動者簽訂立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對用人單位利益將造成較大影響。
7、在勞動爭議處理中企業十分被動。不簽勞動合同,責任主要在是企業。一旦產生勞資爭議,企業拿不出重要依據——勞動合同,違法在先,按照法律規定,必須承擔諸多不利后果。
所有正式員工,一般在確立了勞動關系以后都應該和用人單位簽訂全日制的勞動合同的。正規的勞動合同才有利于公司的經營發展,公司如果在勞動關系管理這一塊沒有形成一個相對規范的管理制度,甚至員工流失率特別高的話,生產力肯定是帶動不起來的。
有勞動合同被迫離職可以要求賠償嗎?
員工拒簽勞動合同怎么辦
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好處與壞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工醫療保險沒交單位有責任嗎
2020-12-11雙規的一般程序是什么,雙規適用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26公安抓錯人怎么辦?會有相應賠償嗎
2021-02-12合同解約定金退還時間是多久
2020-12-15執行異議復議規定的基本原則和10個核心問題解讀
2021-01-09共同居住與共同共有是一樣的嗎
2021-01-13級別管轄可以提異議嗎
2021-03-20格式合同的具體表現有哪些
2021-02-22員工與公司解除合同能否要到賠償
2020-12-22如果勞動合同終止勞動者是否能夠獲得一些賠償
2021-02-05如果公司倒閉了怎么追究損失
2021-01-17用人單位能否擅自調崗并降薪
2020-11-30單位沒給員工買社保發生工傷誰來賠償
2020-11-21保險經紀公司違法行為的原因有哪些
2020-11-11保險代理人的不受歡迎型有哪些類型呢
2021-03-11如何成為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
2020-11-18分析旅行社責任保險案例
2020-11-27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的證據有哪些
2021-03-18林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轉讓嗎
2021-02-15土地轉讓金按面積的多少算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