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位未繳社保需要賠償嗎?
我國勞動合同法將社會保險納入到勞動合同的條款而成為勞動合同的內容之一,并規定社會保險是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用人單位不履行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義務,即為不履行勞動合同,勞動者的社會保險利益受損,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形成了實際的債權債務關系,由此引發的爭議屬于“因履行勞動合同的爭議”,應具有可訴性。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規定,勞動者退休后,與尚未參加社會保險統籌的原用人單位因追索養老金、醫療費、工傷保險待遇和其他社會保險費而發生的糾紛屬于勞動爭議,法院應當受理。《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以下簡稱《勞動爭議司法解釋(三)》)第一條規定:“勞動者以用人單位未為其辦理社會保險手續,且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能補辦導致其無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為由,要求用人單位賠償損失而發生爭議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明確將社會保險損失賠償糾紛納入訴訟解決,并將適用主體擴大到在職的勞動者,適用時間不限于勞動者退休后。
因此,對用人單位未為勞動者辦理社會保險手續,且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能補辦導致勞動者不能享受社會保險待遇,要求用人單位賠償損失的,屬于社會保險爭議糾紛,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二、概念
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一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在討論社會保險的歷史時就不能把社會保險從社會保障中抽出來。
社會保險是指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建立社會保險基金,對參加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在喪失勞動能力或失業時給予必要的物質幫助的制度。社會保險不以盈利為目的。
社會保險主要是通過籌集社會保險基金,并在一定范圍內對社會保險基金實行統籌調劑至勞動者遭遇勞動風險時給予必要的幫助,社會保險對勞動者提供的是基本生活保障,只要勞動者符合享受社會保險的條件,即或者與用人單位建立了勞動關系,或者已按規定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即可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中的核心內容。
為了更好的保障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雙方也是要在確定了勞動關系后簽訂勞動合同,同時在勞動合同中也要寫明工作的具體內容和期限,按照規定用人單位也是需要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在勞動者發生意外情況后也是可以通過社會保險來索要相應的賠償費用。
社保卡辦理需要多長時間
是不是辦理了養老保險就有社保卡
簽了勞動合同不交社保是否合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效的結婚證民政局給處理撤銷嗎
2021-03-05交通事故庭外調解流程有哪些
2021-02-12婚前財產是否一定歸個人
2021-03-20沒領結婚證算事實婚姻嗎?
2021-01-18房產繼承公證書有期限嗎
2020-11-26未成年打賞主播可以報警嗎
2021-01-14農村建房的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8崗位變更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2-06公司解散的補償金時效是多久
2021-01-10競業限制合同無章有效嗎
2021-02-27競業限制解除后是否要遵守保密協議
2021-03-21用人單位能否擅自調崗并降薪
2020-11-30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時效是多久
2020-12-05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是什么意思
2020-11-10人身保險理賠權利可以轉讓嗎
2020-11-11詳解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費用問題
2020-11-26未履行必要勘驗義務 保險公司應承擔理賠責任
2020-11-08出車禍修車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1-02-13交通事故受害方如何獲得保險賠償
2021-01-09事故后未及時向保險公司報案能獲得賠償嗎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