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為何不愿投保
違法成本低,缺少強制依據,企業主動投保意愿不強。
分散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防患于未然,是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重要作用。但在目前的條件下,對環境違法企業處罰力度不夠、違法成本低仍是一個尷尬的現實,這也就導致企業購買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動力不足。
2014年,山東省青島市環保局在其官方微博曬出了對**嶗特啤酒有限公司的罰單:嶗山分局在夜間突擊執法檢查中發現,公司排放的水污染物氨氮、COD濃度分別為15.2mg/L、66mg/L,分別超過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2.04倍和0.32倍。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三條的規定,嶗山分局對其處以罰款654元。這一看似荒誕的處罰金額,恰恰反映了環保處罰的現狀。這樣的處罰金額,怎么能震懾企業?
更為典型的案例是**礦業。“**礦業在2010年發生重大污染事故,當時專家估計生態環境損失高達數億元,但最后企業的民事賠償只有3000余萬元。根據《水污染防治法》規定,如果發生重大污染事故,按照直接經濟損失的30%進行罰款。所以,對**礦業的罰款只有900余萬元,對企業的震懾力很低。”環境保護部政策法規司政策處處長燕-娥說,目前,發生污染事故后,民事賠償實際上只承擔直接財產損失和應急處置費用,大部分生態損失是沒有承擔的。
處罰力度不夠,加之沒有強制性法律要求,使得企業投保意識不強。無論地方環保部門還是保險公司,都希望能夠明確強制依據。各地在推廣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過程中,出臺政策措施、明確強制保險企業名錄是主要方式之一。
2013年2月,環境保護部與中國保監會聯合印發《關于開展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導各地在涉重金屬企業和石油化工等高環境風險行業推進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試點。因為保險費率的高低與企業環境管理水平掛鉤,這就促進了企業加強風險管理。
環境污染責任險理賠案例有哪些
宜興一家企業的鹽酸儲罐發生泄漏,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經濟損失,但因為這家企業購買了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獲得了100多萬元的賠償。
2012年12月31日,**長治潞安集團天脊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苯胺泄漏污染濁*河,保險公司第一時間支付了100萬元的預付賠款。根據保單規定,這家企業共獲得405萬元的賠款。
綜上所述,企業多數都因為違法成本低,缺少強制依據而不愿投保。且保險的設置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責任范圍過窄,急需進行產品創新等等。企業如果投保也往往的選擇一個低額度的保單。如果您還有什么疑問,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被辭退補償標準
2020-12-15扭送行為是否算非法拘禁
2021-02-18贈與合同成立要件是什么
2021-02-11違法分包合同無效可以以仲裁嗎
2021-02-13什么是轉繼承
2020-12-06單位口頭通知調崗不降薪,勞動者是否可以去新崗位報到呢
2021-02-02意外險的理賠依據有哪些
2021-01-16人身保險的三要素是指什么內容
2020-12-24人身保險理賠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1-16沒有按時交保費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0-12-18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須抄錄風險提示嚴防銷售誤導
2021-02-11保險公司可以區別定價嗎
2020-11-28教練車出事的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1-11有關保險公司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9保險法對于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的管理是怎樣規定的
2020-11-19學生平安保險不適用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性原則
2020-12-05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有哪些權利
2020-11-29錨桿制作工程承包協議范本
2021-01-20未征收的土地出讓如何處理
2020-11-18未簽訂土地出讓合同但已開發使用是否繳納土地使用稅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