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的校園暴力事件可能涉嫌故意傷害罪,最高可以判處死刑。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如果是主動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如實交待自己罪行的,屬于自首,依法可以從輕、減輕處罰。
《關于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各級黨委政府及教育、綜治、公安、司法等有關部門和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的共同努力下,發生在中小學生之間的欺凌和暴力事件得到遏制,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但是,由于在落實主體責任、健全制度措施、實施教育懲戒、形成工作合力等方面還存在薄弱環節,少數地方學生之間欺凌和暴力問題仍時有發生,損害了學生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社會影響。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切實防治學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發生,現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要負刑事責任的年齡規定是怎樣的
1、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即為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
2、己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即為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14周歲—16周歲的人不犯上述之罪的,不追究刑事責任。
3、不滿14周歲的人,不管實施何種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即為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
4、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5、實施犯罪時的年齡,一律按照公歷的年、月、日計算。過了周歲生日,從第二天起,為已滿周歲。
6、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7、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對犯罪時的年齡沒有查清,而又關系到應否追究刑事責任和判處何種刑罰的公訴案件,應當退回檢察院補充偵查。
8、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及死緩。
9、已滿75歲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10、審判的時候已滿75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更多校園暴力處罰、預防暴力事件發生的知識,請你上律霸網網站咨詢律師進行了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的流程大概要多久
2021-02-11公司名變更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11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主體包括哪些
2020-11-24什么是累犯?什么是自首?
2021-01-16交通事故糾紛司法解釋
2021-01-30框架合同是否需要約定有效期
2021-02-23購買村集資房的需注意什么
2020-12-14事業單位合同工雙休嗎
2021-02-21單位未蓋章的競業限制協議效力
2021-03-09若公司倒閉該如何賠償員工
2021-02-12保險公司怎么避免保險糾紛
2021-01-17保了車上(貨物)責任險后,貨物掉落導致他人受損是否因該賠償?
2021-01-10《健康保險管理辦法》罰款額度是多少
2020-12-20交強險是什么,它與第三者責任保險的區別
2020-11-21交通全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17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保險合同是否還有效
2021-03-25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的定義是如何的
2021-01-06如何避免理賠糾紛受損
2020-11-27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有什么內容
2021-03-12保險“霸王條款”輸官司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