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譽權保護的法律意義是什么
人身權作為人的基本權利,歷來受到法律的多方面的保護。在古代中國,即有“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的“約法三章”。在古羅馬,《十二銅表法》第八表第二條規定:“毀傷他人肢體而不能和解的,他人亦得依同態復仇而毀傷其肢體。”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法治建設的進行,公民的個人權利意識不斷增強,作為公民基本權利的人身權,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為了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憲法》早在1982年就作出了明確的規定。《民法通則》第101條同樣對名譽權的保護作出了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名譽權屬于人身權的一種,人身權不受侵犯是公民的最基本的權利。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一百五十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和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損害,公民或法人要求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后果和影響確定其賠償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對審理名譽權案件,確定民事責任范圍作了一些規定。
在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姓名權四權當中,人民法院受理的名譽權案件明顯排在首位。因此,研究如何保護公民的名譽權,即如何對受害人實施法律救濟,對建立健全我國名譽權保護法律制度有著深遠而現實的意義。
侵犯名譽權法律責任
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可以書面或者口頭方式進行,內容須事先經人民法院審查。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的范圍,一般應與侵權所造成的不良影響的范圍相當。
公民、法人因名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的,侵權人應該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給與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的后果等情況酌定。
律霸網上面有許多幫助人們保護名譽權的律師,有需要的人們不妨來網站上咨詢了解清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留置權成立需要滿足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0房屋沒有公攤遇到拆遷怎么補償
2020-11-09投訴撤訴書怎么寫
2021-03-01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是否需要備案
2020-11-23扶貧房若不贍養老人能收回來嗎
2021-01-26購買保障性住房的標準
2021-02-21私下賠償協議不履行怎么辦
2021-02-02怎樣做好訴訟前的準備
2020-12-25不知道借車人無證出事故承擔多大責任
2021-03-11高速事故一般處理多久
2021-03-15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1-03-19試用期離職老板不簽字怎么辦
2021-02-28勞務派遣與勞務外包有什么聯系
2021-01-23哪些原因會導致保險合同終止
2021-03-18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08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1-02-04怎么對保險業非法集資處理
2020-12-07車出車禍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20車上人員受傷如何理賠
2021-02-05違約責任保險是怎樣的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