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婚姻家庭法文化源遠流長,博大寬闊,內涵豐富。如從理論層面進行抽象,應把握其三大源流:
一是本土的通過社會性歷史遺傳積淀下來的固有法文化,即通常意義上的固有法傳統,它反映著法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歷史延續性。婚姻家庭及親屬關系的強烈倫理性、鮮明地域性和世代延續的習俗性,決定了這一文化源流在法制實踐中具有特別厚重的地位,并構成新的立法實現社會化、產生良好的法制效應的社會環境基礎、倫理道德基礎和民眾認知、接受法律的心理情感基礎。
二是在人類文化多元并存的全球格局中,借助各種形式或載體所不斷進行的文化交流、傳播、吸納、同化和互融,使一個社會、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法文化中不容回避地吸附和滲入了外來的異元文化源流,即繼受法文化。人類兩性、血緣關系的普遍屬性和價值、婚姻家庭與市場經濟交織的共同規律、西方近現代親屬法技術的不斷改進和完善決定了這一文化源流在中國婚姻家庭法實踐中不能被排斥或否定。它是法文化得以豐富、發展的重要源泉,亦是法文化作為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的客觀要求。
三是一個社會在特定橫斷歷史時期和發展階段因適應于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需要,以現實社會背景為母體所造就的新生法律文化,即創造性、建設性法文化,它是法文化的實踐性、發展性的集中反映。新中國50年的婚姻家庭制度的變革與發展,使這一文化源流異常活躍,成效顯著,并形成了內容豐富的現代中國法文化傳統。
跨世紀的中國婚姻家庭立法,不僅是一項緊迫而深遠的現代法制建設工程,而且是一項多元而廣闊的歷史性法文化建設。
圍繞這一建設工程,必然交織著繼受性法文化的吸納、傳統性法文化的繼承和時代性法文化的創新三位一體的交融同構。整個立法活動的運作,既非對傳統法文化的直接繼承,也非搬用外國某一法文化模式為圭臬,更非傳統法文化與繼受法文化的簡單嫁接或聯姻,而是在現代法文化的構造中根據賴以存在的社會系統的需要所形成的法文化建樹和更新。這一文化實踐,介于傳統法文化和繼受法文化之間,既有對傳統法文化的一定程度的揚棄和超越,又有對繼受法文化的篩選和駕馭,從而顯示出較傳統文化的進步性和較異元文化的獨特差異性,構成了法文化的鮮明時代感和現實的價值與功利取向。它表明潛隱于立法活動中的法文化并不僅僅靜止地表現在文字上或觀念上,而是一種生機盎然、豐富多彩的現實活動,具有實際的社會效果和博大的發展容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醫療糾紛,可否拒付醫療費
2021-01-17衛生局下行政處罰要多久
2020-12-18雇傭關系的法律認定條件
2021-01-28借錢不還起訴后能拿到錢嗎
2020-11-30被脅迫結婚者如何進行救濟
2020-12-28交通事故認定書出來后對方申請復核影響拿車嗎
2021-01-12企業未成立工會怎么解除合同
2021-02-10顧客乘商場扶梯時受傷誰該賠償
2021-02-12房屋租賃注意事項
2021-01-10變更勞動合同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1-28與原公司未解除勞動合同能與新公司簽合同嗎
2021-02-12勞動爭議調解的程序
2021-02-16一般附加險別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1簽發保險單時被保險人已死亡還能賠償嗎
2021-01-03追討賭資被殺身亡,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1-01-22交通事故保險理賠具體流程
2020-11-21財產險理賠怎么辦理
2020-12-06財產保險合同中的第一受益人寫誰更好
2021-01-07保險對方全責如何理賠
2021-03-21因洪水車被泡能走保險嗎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