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遇到虛假廣告應該找誰賠償
根據我國《廣告法》規定:
1、違反本法規定,利用廣告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宣傳的,由廣告監督管理機關責令廣告主停止發布、并以等額廣告費用在相應范圍內公開更正消除影響,并處廣告費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對負有責任的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沒收廣告費用,并處廣告費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依法停止其廣告業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違反本法規定,發布虛假廣告,欺騙和誤導消費者,使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由廣告主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明知或者應知廣告虛假仍設計、制作、發布的,應當依法承擔連帶責任。
3、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不能提供廣告主的真實名稱、地址的,應當承擔全部民事責任。
4、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在虛假廣告中向消費者推薦商品或者服務,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連帶責任。
同時,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
消費者因經營者利用虛假廣告提供商品或者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廣告的經營者發布虛假廣告的,消費者可以請求行政主管部門予以懲處。廣告的經營者不能提供經營者的真實名稱、地址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所以由此可知,因虛假廣告而受害的消費者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或者向廣告發布者索賠。
二、網上團購旅游要注意哪些事項
首先,消費者在團購旅游時應盡量挑選有資質的大型團購網站,并注意查看旅游產品提供方旅行社的資質;
國家旅游局頒布的《旅行社條例實施細則》第二十九條明確規定:“旅行社以互聯網形式經營旅行社業務的,除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外,其網站首頁應當載明旅行社的名稱、法定代表人、許可證編號和業務經營范圍,以及原許可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門的投訴電話”。也就是說,任何旅行社經營業務實行“許可證經營”制度,需要相應的資質,獲得旅游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業務經營許可證”以及工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方可經營旅游業務。
其次,詳細了解旅游產品是否存在自費項目、購物項目等隱性消費項目;
最后,簽訂旅游合同并保存網站上的證據,便于出問題后的索賠。
現代社會太多信息量,大家還需認真辨別真假信息以免受騙。特別是日常中大家常常尋找的旅游廣告等,要注意旅游產品是否存在自費項目。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婚離婚會調解嗎
2020-11-17法律顧問聘請合同怎么寫
2021-03-02商標注冊證怎么查詢
2020-11-19選擇擔保公司的擔保方式是否弱于抵質押
2020-12-14引起效力待定的原因是什么
2020-11-08土地轉讓和劃撥的區別有哪些
2020-12-29非法同居有罪嗎
2021-01-07在沒有合同的情況下工傷應該如何賠償
2020-11-25離婚前財產保全是凍結嗎
2020-12-29按揭房二次抵押最長多久
2020-12-14小區電梯廣告牌收益應該歸誰所有
2020-12-05知識產權代理公司收入如何確認
2021-03-23公司規章是否必要
2021-02-03公司沒簽合同員工主動離職可以告公司嗎
2021-01-17論保險合同的無效──從世都百貨退保風波說起
2020-12-29未履行必要勘驗義務 保險公司應承擔理賠責任
2020-11-08養老金補發
2021-01-07保險公司保護被保險人利益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15保險合同訂立的程序是如何的
2021-02-26身患重疾意外摔傷致死,保險公司不予賠付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