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一家新公司工作,入職不到一個月被辭退的現象時有發生。有一部分確實是因為勞動者自身存在過錯行為,有一部分則是被公司無故辭退的,甚至不簽訂合同,不支付工資。新員工付出了勞動卻得不到應有的收獲,嚴重損害了勞動者合法利益。
在試用期期間,被單位以不符合錄用條件辭退,是沒有經濟補償的,如果是無故辭退的話,是需要支付雙倍經濟補償的賠償金的。關鍵點在是否能證明員工不符合錄用條件的證據。有則無賠償,無證據,則需要賠償。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 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八十二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 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自身無過錯行為的,可以通過法律途徑維權索賠。合同是保護勞動者權利的重要依據,因此新入職一家公司要有簽合同的意識和要求。保留好能證明自己符合錄用條件的證據,在職工作的證據和被公司辭退的證據。
2020年企業主動辭退員工怎么補償
沒簽合同被辭退怎么賠償?
員工被公司辭退需要符合什么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是否可以拒絕客戶的需求
2021-01-07法院罰金怎么交
2020-11-30涉外離婚爭取撫養權有哪些規定
2021-01-02以新貸歸還舊貸不是同一保證人是否繼續擔保
2021-02-26農民購買、使用直接用于農業生產的農資產品,是否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021-03-25語言誘導自殺算犯罪嗎
2021-03-14商業銀行出租經營許可證如何處罰
2020-11-12沒有補償的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0-11-22企業不執行勞動調解協議怎么辦
2021-03-21貨物運輸保險單種類介紹有哪些
2021-01-26勞動局的保險認證什么時間結束
2021-01-19旅行者登車前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1-03-14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可以是同一人嗎
2020-12-12機動車損失險理賠需什么材料
2021-03-14司機涉嫌犯罪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1-02-08超載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0-11-14幾種常見的車險拒賠糾紛
2020-11-29回遷房滿五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2-07拆遷補償協議要誰簽字
2020-11-10房屋拆遷法律常識,城市房屋拆遷的基本特征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