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刑法規定故意犯罪與過失犯罪有什么不同?
1、主觀意識不同:故意犯罪是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所構成的犯罪。而過失犯罪是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
2、刑事處罰不同:刑法以處罰故意犯罪為原則,以處罰過失犯罪為特殊。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責任,而且必須是過失行為已經給社會造成危害結果。
3、結果對定罪影響不同:故意犯罪往往不考慮結果,只要有主觀故意,即可構成犯罪,結果只是對量刑有影響。而過失犯罪必須是已經造成了危害結果,沒有造成不會構成犯罪。
二、犯罪故意包括哪些種類?
1、直接故意: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認識因素: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明知自已行為的內容與危害性質、明知會發生某種危害結果、某些犯罪還要求行為人認識到刑法規定的特定事實);意志因素:希望這種結果發生。
2、間接故意:放任。
3、間接故意與直接故意的區別:兩者的認識因素相同。意志因素不同:直接故意明知的可以是行為必然發生的危害結果也可以是可能發生的危害結果,而間接的只能是可能發生的危害結果。
4、間接故意的發生:一是行為人為了實現某種非犯罪的意圖而放任危害結果的發生;二是行為人為了實現某種犯罪意圖而放任另一危害結果的發生。
綜合上面所說的,故意犯罪和過失犯罪兩種從本質上就有很大的區別,一種是明知犯法而還要實施犯罪的行為,另一種是因為自己的過失行為而做出了不合法的事情,一般在處罰的時候故意犯罪的刑期要大于過失犯罪的刑期。
故意犯罪中的犯罪形態有哪些?
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別是什么?
什么是過失犯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供律師適用的法律顧問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2-29尋釁滋事持械輕微傷能立案嗎
2020-12-09律師在接受委托后需要進行哪些程序
2021-03-10合理實施哪些行為的可以不經肖像權人同意
2021-01-25私營企業應當如何辦理年度檢驗
2020-12-03連帶責任中求償權的要件和范圍是什么
2020-12-12虛假離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1-18婚前財產婚后購買房屋算婚后財產還是婚前
2020-12-17故意傷害輕傷一級會判刑嗎,怎么判
2021-01-16精神病人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0-11-22債權人違反擔保合同約定怎么處理
2020-11-12被房屋中介騙了找誰
2021-01-02開發商延期交房違約金如何計算
2020-11-19公司注銷勞動合同是否自動終止
2020-12-28解除勞動合同之后多久生效
2020-12-17勞動者突然離職,工資還要結算嗎
2020-12-03精神病人意外死亡保險公司賠付多少
2020-12-12哪些人適合購買交通意外險
2020-12-03保險欺詐可以行政仲裁嗎
2020-11-07車輛雙方事故和單方事故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