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各種原因,現實中往往存在入職一個月就離職的現像。可是由于經驗不足,對于入職后的勞動合同簽訂問題,很多人都不太清楚。那么,入職一個月沒簽合同辭職是否賠償?為此,小編在下文中整理了該問題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什么是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下簡稱《勞動法》)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工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根據這個協議,勞動者加入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事業組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成為該單位的一員,承擔一定的工種、崗位或職務工作,并遵守所在單位的內部勞動規則和其他規章制度;用人單位應及時安排被錄用的勞動者工作,按照勞動者提供勞動的數量和質量支付勞動報酬,并且根據勞動法律、法規規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提供必要的勞動條件,保證勞動者享有勞動保護及社會保險、福利等權利和待遇。
入職一個月沒簽合同辭職是否賠償?
一個月內不簽合同是合法的。主動辭職,只要不適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提出辭職的,也不需要賠償。
《勞動合同法》第十條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八十二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入職一個月沒簽合同辭職是否賠償的詳細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簡單來說,法律規定在入職一個月內需要簽訂勞動合同,如果屬于主動辭職,是沒有賠償的。如果您對此還有其他疑問,您還可以咨詢律霸網勞動合同的相關律師。
勞動合同的類型有哪些,期限是幾年?
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可以要求工傷鑒定嗎
解除勞動合同仲裁的賠償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誤傷工友公司賠償還是當事人賠償
2021-03-16孕期女職工保護法律規定
2021-01-02交通事故賠償技巧有哪些
2021-03-23什么情況成立累犯
2020-12-18交通事故賠償項目參照標準
2021-02-22出軌起訴離婚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25在轉繼承糾紛中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20如果公司倒閉怎么賠償
2020-11-23試用期離職脫著不辦理怎么辦
2021-02-23國家對標準工作時間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0哺乳期公司部門解散可以拒絕調崗嗎
2020-12-01勞動糾紛調解手續有哪些
2021-02-02以房養老和養兒防老哪個更告譜
2020-11-26車險新規:車險費率改革后,這些情況也納入責任賠償范圍
2021-02-14自家車輛相碰三責險不賠償——三責險賠付范圍分析
2020-12-04司機在交通事故后逃逸保險公司是否應理賠?
2020-11-19“保險最大誠信原則”在保險理賠中的適用
2021-02-12廣州同一事故造成多人傷亡保險公司保險金如何分配
2020-11-28保險代理人收取保費不交公司如何定性
2021-02-01保險經紀人經營業務是什么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