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權債務過訴訟時效有什么后果
我國法律中關于訴訟時效的規定,是借鑒外國的法律而制定的。而在我國古代,法律上并沒有這種規定。相反,我國民間歷來有“父債子還”的說法。一個人的債權不但不會在自己在世時因時間推移而失效,而且還會延續到子子孫-孫。
超過訴訟時效可能會使債權人面臨敗訴的風險,具體如下:
1、債務人可以不履行債務;
2、債權人喪失勝訴權。債權人告到法院,如果法院審查認為沒有正當理由而時效已過的話,就不能判他勝訴。在法學上,將已過訴訟時效的債務稱為“自然債務”。
3、訴訟時效屆滿后,債務人由于不知道時效規定或者明知道時效規定而自愿履行債務的,不得又以時效已過為由請求返還。
4、訴訟時效期滿的債權可以用來抵銷其他債務。例如,甲欠乙一筆錢,而乙也欠甲一筆錢,甲的債權已過訴訟時效,而乙的債權未過時效,這時,甲可以用已過訴訟時效的債權抵銷欠乙的債務。
5、訴訟時效期間同時適用于主債和從債。甲欠乙的錢,丙為甲的保證人,訴訟時效屆滿后,乙不能向甲要求償還,也不能轉而要求丙償還。
過時效未討債后果是什么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通則》及其相關解釋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釋頒布替換。
一般訴訟時效:我國《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一般民事糾紛的訴訟時效為二年。
短期訴訟時效:我國《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出售不合格的產品未聲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財物被丟失或損毀的,訴訟時效期限為一年。
特殊訴訟時效:是指《民法通則》以外法律法規特別規定的時效。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經濟合同法》規定:貨物買賣合同爭議的訴訟時效期限為四年。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債權債務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我國法律中關于訴訟時效的規定,是借鑒外國的法律而制定的。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需要找律師咨詢,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欠款強制執行會抓人嗎
2021-02-04民事訴訟怎么自己抗訴
2020-11-11可以有條件的放棄繼承權嗎
2021-02-12以限制離婚自由為條件的協議為什么無效
2021-01-18老師打傷學生學校承擔什么責任嗎
2021-01-02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有哪些不同?
2020-11-08勞務派遣行政許可企業公示制度是什么
2021-03-07接受勞務方可以追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爭議仲裁管轄的
2020-12-16法律對產品責任的損害賠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22航班取消改簽要加錢嗎
2020-12-25人身保險投保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22投保人開車身亡,保險卡未激活怎么辦
2020-12-26淺析國際旅游島背景下有關農用承包地制度
2021-02-06被保險人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是否應免責
2020-11-11車禍致殘的理賠項目有哪些
2021-03-11責任保險賠償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1-14如何正確理解保險公司之間的連帶責任問題
2021-01-10快遞被燒了物流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責任
2020-12-14保險代理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