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使用假幣犯罪構成要件是什么?
(一)客體要件
持有、使用假幣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貨幣管理制度。持有或者使用偽造的貨幣的行為危害或已經危害國家貨幣流通秩序,妨害國家貨幣管理制度。
(二)客觀要件
持有、使用假幣罪在客觀方面上表現為持有、使用偽造的貨幣,數額較大的行為。
1、持有,是指控制、掌握偽造的貨幣的行為。具體來說,它既可以是行為人把偽造的貨幣帶在身上、藏在家中或其他地方,也可以是把偽造的貨幣委托他人保管,處于自己支配的范圍之內。不管行為人持有偽造的貨幣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只要能證明行為人確實掌握、控制了一定數額的偽造的貨幣,即符合本罪的行為特征。
2、使用,是指將偽造的貨幣冒充真幣而予以流通的行為。一般來說,接受貨幣的對方并不知該貨幣屬于偽造的貨幣,因此這種使用帶有欺騙的性質。至于使用的具體方法,可以多種多樣。如有的用以購買商品,有的用之償還債務,有的借予他人,甚至有的充當賭資等。具體使用方法不影響本罪的行為方式特征。
(三)主體要件
持有、使用假幣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凡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其持有、使用偽造貨幣的行為都可構成本罪。
(四)主觀要件
持有、使用假幣罪在主觀方面只能出于故意,即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仍非法持有與使用,如受他人的蒙蔽、欺騙誤以為是貨幣而為之攜帶或保管的,在出賣商品、經濟往來等活動中誤收了偽造的貨幣后不知道而持有或使用的等,因不具有本罪故意而不構成本罪。
但誤收后發現為偽造的貨幣仍繼續持有或使用的,仍可構成本罪而按本罪論處。所謂明知,既包括對偽造的貨幣的確知,即完全知道所持有、使用的貨幣是偽造的,也包括對偽造的貨幣的可能知,即對持有、使用的貨幣雖然不能完全肯定是偽造的,但卻知道其有可能是偽造的。
二、使用假幣罪量刑標準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條規定,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持有、使用,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偽造貨幣等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規定,明知是假幣而持有、使用,總面額在四千元以上不滿五萬元的,屬于“數額較大”;總面額在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屬于“數額巨大”;總面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特別巨大”,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使用假幣通常是不構成犯罪的,當事人很有可能也是在日常交易的過程當中不小心收到了假幣,如果明知是假幣還大量使用,那使用假幣的當事人當然也要被追究刑事責任。至于說偽造假幣,這當然也是一種嚴重的違法犯罪行為。
走私假幣罪司法解釋
走私假幣罪有哪些表現形式?
持有假幣立案標準具體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三板算不算上市公司
2021-02-22訴訟離婚中的訴訟費,訴訟離婚需要哪些資料
2021-03-02家庭暴力如何認定,家庭暴力的認定方法
2020-12-17借款糾紛可否執行股權
2021-03-17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如何索賠
2021-02-20計逾期利息的法律依據
2021-03-16按揭批不下來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25失聯多久可以報警立案
2020-11-21伯父贈與房產給侄兒怎么交稅
2021-02-23勞動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0-12-13勞動合同終止是否包括勞動合同解除
2020-11-19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地
2020-12-18保險合同變更申請書的內容
2021-02-06保險合同確認書后幾日填回執
2021-01-05理財專家支招"低息時代" 五種渠道"規避"利息稅
2020-12-10土地承包經營權是指什么權
2021-02-02土地轉讓需要經過哪些步驟
2021-03-20土地轉讓需要繳納的稅費有哪些
2021-02-18拆遷安置房是多少年
2021-02-05企業拆遷補償項目包括哪些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