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行為與承擔刑事責任之間其實并不存在一個必然的聯系,因為有些時候雖然有實施了犯罪行為,但此時因為主體條件不滿足,要么是年齡沒有達到,要么是不具有刑事責任能力。那么最終就是不需要負刑事責任的。根據法律中的規定,究竟在達到了多少歲之后才需要負刑事責任?請跟隨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承擔刑事責任的年齡是多大
1、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稱完全刑事責任年齡;
2、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只有在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 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才應當負刑事責任,稱不完全刑事責任年齡;
3、不滿14周歲的人實施任何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
4、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二、未成年人犯罪如何承擔責任
在我國,已滿16周歲的人,一般都經過一定教育,其體力、智力已相當發展,并具備一定的社會知識和生活經驗,已具有分辨是非善惡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因此,應當要求他們對自己的一切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所謂年滿16周歲,是指實足年齡達到16周歲,即必須是過了16周歲生日的第二天以后,才能認為是年滿16周歲。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地方習慣用“虛歲”的計算方法,不能適用于刑法上所說的年齡。
對于未滿16周歲的人實施了刑法規定的行為,在一般情況下是不負刑事責任的。但是,考慮到有些犯罪社會危害性很大,如殺人、搶劫、強奸、爆炸等,后果很嚴重,這些嚴重的犯罪行為對于接近16周歲的未成年人來說,其是非觀念和道德標準已經可以作出正確的判斷,為了有效地維護社會治安,也是為了更好地規范未成年人的行為,教育未成年人遵守法律,我國刑法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根據這一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不是實施了刑法規定的任何犯罪都負刑事責任,而是實施了法律明確規定的上述嚴重犯罪,才負刑事責任,即有條件地負刑事責任。刑法這樣規定,是充分考慮了我國實際情況,并結合未成年人的智力發育情況做出的。
按照《刑法》中的規定,要承擔刑事責任的,對主體上面的要求就是達到規定的年齡,同時也具有刑事責任能力,否則的話即使有實施犯罪行為,最終也是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的。而此時一般情況下要求行為人年滿16周歲,這樣才符合承擔刑事責任的年齡要求。
刑事犯罪追訴期是多久
刑事犯罪的非法所得應當怎么處理?
無犯罪記錄證明有效期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房屋拆遷程序怎么規定
2021-03-21辦了營業執照沒有開店有什么后果
2021-01-30老板一直拖工資怎么辦
2020-11-25夫妻離婚后房屋能否贈予對方
2021-02-16交通事故“私了”
2021-03-25勞動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25拾得遺失物應當妥善保管,重大過失致其損壞要賠償嗎
2021-03-20勞動爭議仲裁庭審被申請方聯系不上怎么處理
2021-01-17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會不生效
2020-11-16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
2020-12-11送餐撞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2-01財產保險合同中的第一受益人寫誰更好
2021-01-07保險費分擔方式有幾種
2021-02-15土地流轉合同期限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21農村空心房的拆除程序
2021-03-19拆遷紅線范圍內的房屋能不能進行買賣
2021-01-17什么人可以獲得安置房
2021-03-02農村拆遷賠償金的算法
2021-02-19農村拆遷安置房購買權是遺產嗎
2020-11-13鐵路兩側房屋拆遷補償安置費是多少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