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資的現象是社會中經常出現的犯罪活動,但是那些沒有被卷入相關的非法集資中的老百姓似乎對非法集資的概念非常的模糊,甚至開始覺得只要是在社會上募集資金的行為就可能是非法集資進而影響了合法的投資活動。那么,非法集資首次清晰界定是什么時候?
一、非法集資首次清晰界定是什么時候?
1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0]18號,以下簡稱《解釋》)。《解釋》列舉房地產等相關行業中非法集資的具體行為,對非法集資概念做出了更為具體和明確的規定,厘清了非法集資與合法融資的邊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與集資詐騙罪的區分。
寬嚴相濟
所謂非法集資,是指公司、企業、個人或其他組織,違反法律、法規,通過不正當的渠道,向社會公眾或者集體募集資金的行為。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新的非法集資手段層出不窮。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王少南介紹,非法集資正由傳統的種植業、養殖業向房地產、商貿、金融、旅游、醫療衛生、教育等行業滲透。為此,《解釋》中列舉了10種應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定罪處罰的具體情形。
比如,對房地產行業的非法集資行為做了詳細的規定:不具有房產銷售的真實內容或者不以房產銷售為主要目的,以返本銷售、售后包租、約定回購、銷售房產份額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按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處罰。
售后包租,是指房地產開發商將商品房出售給購房人,但是購房人并不用于自住,而是交給開發商或開發商委托的代理機構用于經營,并定期向購房人支付租金的一種銷售方式。而返本銷售是指,購房人一次性付給開發商全部購房款,開發商在一定年限內將購房人的房價款全部返還給購房人。
由于上述模式存在巨大的風險,其實早在2001年6月,建設部頒布的《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就明確規定,房地產開發企業不得采取返本銷售或者變相返本銷售的方式銷售商品房;房地產開發企業不得采取售后包租或者變相售后包租的方式銷售未竣工商品房。但鑒于《管理辦法》僅僅是行政法規,難以對房地產開發企業起到強制約束作用,上述幾種銷售模式在房地產市場還是大行其道。
從上文來看國家也是為了避免社會公眾太過于擔憂自己被非法集資騙取資產而開始過于謹慎地防范任何的投資行為,因此而專門地將非法集資行為和概念進行明確地定性供大家清楚地分辨出違法和合法行為。
非法集資罪和民間借貸的區別
非法集資罪的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非法集資罪的數額怎么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著作權何時生效
2021-02-13刑事案件私了書怎么寫
2021-02-07科創板上市條件
2020-12-14商評委如何認定域外證據
2020-12-21破產和解的積極意義有哪些
2020-12-05房屋贈與的程序有哪些
2021-03-18如何申請傷殘鑒定?
2020-12-13房主房產證不滿兩年如何過戶
2020-12-12房產證沒有本人簽字能抵押嗎
2020-12-22保險最大誠信原則是如何運用的
2020-11-21航班延誤保險賠償問題
2020-12-20對保險合同效力有什么規定
2021-01-05保險合同不足額投保賠償糾紛案
2021-03-24定值保險還是超額保險
2021-01-02汽車保險投保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08駕駛沒保險的車出事故怎么辦
2021-02-15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三條是怎樣的
2021-03-24責任限額與保險公司的賠償責任的聯系
2021-03-16最新承包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3-10農村土地承包的原則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