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債務糾紛案件中,法院經過調查,做出判決,支持原告訴訟請求的,被告應該拿的判決書后執行,償還債務。有時候,被告拒絕執行民事判決,結果被檢察院以拒執罪立案,法院對當事人做出刑事判決。那么,當事人被判拒執罪可以上訴嗎?可以上訴嗎?下面我們通過本文了解下有關知識。
一、當事人被判拒執罪可以上訴嗎?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八條規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后五日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后五日以內,應當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并且答復請求人。
因此,就受害人在刑事訴訟中的地位而言,無權直接對刑事訴訟中的刑事部分提出上訴,只能通過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請求,是否抗訴,由人民檢察院決定。
二、拒執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拒執罪全稱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是指對人民法院已生效的有給付內容的判決、裁定負有履行義務的當事人,在有履行能力并且能夠履行的情況下,拒不履行,情節嚴重的行為。根據刑法第313條之規定,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三、拒執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1、犯罪客體
本罪侵害的客體是國家審判機關裁判和執行的權威。人民法院是獨立行使審判權的審判機關,所作出的裁判一經生效就具有強制力,負有履行義務和協助執行的單位和個人都必須執行。被執行人拒不執行,直接損害人民法院裁判和執行的嚴肅性,嚴重影響了法院裁判權威和執行權威,在破壞了司法機關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的同時;間接損害了訴訟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和國家利益。
2、主觀方面
直接故意表現為行為人明知人民法院判決、裁定已經生效,必須執行,在有能力執行的情況而故意拒不執行,希望通過拒不執行的犯罪行為,使人民法院的生效判決、裁定無法得到執行,以滿足自己或單位的非法利益。
3、客觀方面
表現為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其情節嚴重。“有能力執行”是指根據查實的證據證明,被執行人有可供執行的財產或者具有實施特定行為義務的能力。
結合刑訴法相關知識,小編給大家回答了當事人被判拒執罪可以上訴嗎這個問題。拒執罪屬于刑事訴訟案件,當事人對一審判決不服的,可以在拿到判決書后五天內,向上級法院上訴或者向檢察院抗訴。經過二審程序,依然被判刑的,當事人必須要執行判決了,并承擔之前的民事賠償。
刑事訴訟證據規則有哪些?
成都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刑事訴訟案件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刑事訴訟律師費用大概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深圳龍華刑事辯護律師:走私罪刑法法律條文
2020-11-17申請醫療事故鑒定要哪些材料,鑒定書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10反不正當競爭法有哪些相關內容
2021-01-06如何討回回購房定金
2020-12-05交通事故逃逸如何賠償
2020-11-20消費者投訴方法是什么
2021-01-10房屋贈與的程序有哪些
2021-03-18督促程序和簡易程序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4土地變更登記怎么辦理
2021-01-05轉換和回購的核算方法有哪些
2021-02-22勞動關系糾紛追溯期多久
2021-01-05轉合同工前兩年的實習期算工齡嗎
2020-11-08勞務外包的好處有哪些
2021-01-06承攬與雇傭性質如何區分
2021-01-15保險合同中的默示保證是什么意思
2021-03-05人身保險合同的常見條款
2021-03-20保險保全業務流程是什么
2021-03-01保險合同是實踐性合同嗎
2021-01-09不愿報警車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21財產所有者、保險契約、被保險人權利與義務知識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