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資金管理體系和法律制度的不斷完善,許多犯罪分子的非法所得漂白難度越來越大,追繳這些違法所得已成為打擊犯罪分子的一種重要手段,但仍然有些貪圖利益、財迷心竅的人為了牟取私利,幫助犯罪分子隱瞞和編造用途來源,形成了事實的洗錢行為,那么,我國關于洗錢犯罪的主觀要件的規定是什么呢?
1、洗錢罪的概念
根據《刑法》第 191 條,洗錢罪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恐怖活動犯罪、走私犯罪、貪污賄賂犯罪、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詐騙犯罪的違法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為掩飾、隱瞞其來源和性質的行為。根據《刑法》第 312 條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規定,對明知是上述七類犯罪以外的其他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而窩贓、轉移或代為銷售,或者以其他方法隱瞞、掩飾的也要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不是以洗錢罪來追究,而是以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來進行追究。
2、洗錢罪的主觀要件
洗錢罪的主觀方面應當是故意,過失不能構成本罪。故意中“明知”的判斷,應當結合被告人的認知能力,接觸他人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情況,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種類、數額,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轉換、轉移方式以及被告人的供述等主、客觀因素進行認定。 2009年11月11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于審理洗錢等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明知系犯罪所得及其收益,但有證據證明確實不知道的除外:
1、知道他人從事犯罪活動,協助轉換或者轉移財物的;
2、沒有正當理由,通過非法途徑協助轉換或者轉移財物的;
3、沒有正當理由,以明顯低于市場的價格收購財物的;
4、沒有正當理由,協助轉換或者轉移財物,收取明顯高于市場的“手續費”的;
5、沒有正當理由,協助他人將巨額現金散存于多個銀行賬戶或者在不同銀行賬戶之間頻繁劃轉的;
6、協助近親屬或者其他關系密切的人轉換或者轉移與其職業或者財產狀況明顯不符的財物的;
7、其他可以認定行為人明知的情形。
綜上所述,我國關于洗錢犯罪的主觀要件的規定中最關鍵的就是明知犯罪所得的性質判斷,根據事實參與、非法渠道轉移、不合理的低價收購、賺取高額手續費、資金在銀行賬戶間大挪移、財產與收入明顯不匹配等特征,對洗錢行為進行判定。
銀行賬戶凍結的錢能查到嗎
刑事犯罪的非法所得應當怎么處理?
違法所得和非法財物有什么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租車乘客受傷由誰賠
2020-11-26兩公司合并土地使用權怎么處理
2021-01-21擔保抵押同意書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7借款協議書有期限嗎
2021-02-27關于企業股份制改造
2020-11-17同居期間購買的房產分手時如何分割
2020-12-12撤銷仲裁的條件有什么
2021-01-08申請強制執行如何銷案
2021-01-16失聯多久可以報警立案
2020-11-21房主房產證不滿兩年如何過戶
2020-12-12單位致使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1-03-26不同意調崗可以賠償嗎
2021-01-29協議離婚后能不能要回孩子撫養權
2020-11-20產品責任的損害賠償有哪些
2021-01-17貴州殘保金怎么計算
2020-11-252020春運返鄉險最高賠付10萬元
2020-12-23保險公司承擔給付責任的交通事故賠償案件
2020-11-30短期團體健康保險產品可以調整產品參數嗎
2020-11-22什么保險可以重復理賠
2020-12-08保險法關于車輛理賠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