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當中,任何一項案件在具體實施的時候都有其犯罪特點。并且在某些情況下實施犯罪的行為人不同,那么所造成的社會影響力和所需要承擔的法律后果都是不一樣的。舉個例子,比如說針對行賄受賄的這種行為,可以是單位犯罪,也可以是個人犯罪。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單位犯罪還是個人犯罪的區別是什么?
一、單位犯罪還是個人犯罪的區別是什么?
1、是否為了單位的利益,是否由單位的決策機構決定。單位決策機構產生單位意志,指揮單位行為的實施,任何單位成員在單位業務活動中依據決策機構的決定實施的行為,應視為單位行為。單位犯罪所具有的特定程序性,即符合單位決策程序,是它與自然人盜用單位名義或擅自以單位名義進行的犯罪相區別的重要特征。因而,單位內部成員未經單位決策機構批準、同意或認可而實施的犯罪行為,一般只能認定為自然人犯罪。
同時按照決策機構的決定實施的行為必須為了單位的利益。單位犯罪中,犯罪后的違法所得通常歸單位所有,即因犯罪行為所產生的非法收益,受益對象是本單位或者本單位的多數員工;而自然人犯罪中,犯罪后的違法所得多半為自然人個人所有。如果不是為了單位利益,而是為了謀取個人利益,那么這種情況不應按照單位犯罪處理。比如《刑法》第三百九十三條規定在單位行賄罪中,因行賄取得的違法犯罪所得歸個人所有時,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條關于行賄罪的相關規定定罪處罰。
2、是否是以單位的名義。行為以單位的名義實施是認定單位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并非所有以單位名義實施的犯罪都是單位犯罪。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規定:“盜用單位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由實施犯罪的個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關自然人犯罪的規定定罪處罰”。所以,打著單位的幌子,利用單位名義,為個人謀取利益的不法行為,當然不能認定為單位犯罪。
3、行為是否在單位成員的職務活動范圍內,或者與單位的業務活動相關。單位只對其在業務范圍內或與業務相關的活動范圍內的行為負責。如果行為與單位業務沒有任何關系,則不應讓單位承擔刑事責任。當然,單位的行為不拘于在登記機關核準的經營范圍之內,也可以超出登記的經營范圍,只要是與單位的業務活動相關或者說與單位的人格相關,也可以視為是單位的行為。但如果與單位的業務活動并無實質的關聯,則一般不應視為單位行為。
二、單位犯罪的主體:
單位犯罪是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等法定單位,經單位集體研究決定或由有關負責人員代表單位決定,為本單位謀取利益而故意實施的,或不履行單位法律義務、過失實施的危害社會,而由法律規定為應負刑事責任的行為。單位犯罪具有法定性,如果刑法沒有規定單位可以犯某種罪,即使公司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的行為與法律規定犯罪行為相符,也不能給該公司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定這種罪。
我們可以看出單位犯罪和個人犯罪的界定主要在于是否以單位的名譽,行為是否在單位成員的職務活動范圍內,如果與單位的業務有關的話,那么就構成了單位犯罪。單位犯罪的主體通常情況下為企業,團體等法定單位。
不認定為單位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單位犯罪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單位犯罪的主體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專利費用怎樣進行查詢
2020-12-30勞動糾紛仲裁與訴訟是什么關系
2020-12-02勞務外包與勞務派遣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21事故一次性賠償書
2020-12-20什么情形一審就終審判決
2020-12-26如何申請傷殘鑒定?
2020-12-13什么是非法侵入住宅罪
2021-01-05行政訴訟網上能立案嗎
2020-11-26消費者在商場摔傷,商場要承擔多大責任
2020-12-18哪些合同屬于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1-02-18勞務分包無資質的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8車險理賠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07保險公司最多可以賠償的費用是多少
2020-12-18財產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3-13保險糾紛訴訟與調解對接機制建設的疑問有哪些
2020-12-01交通保險最多賠多少錢
2020-12-14宣告死亡又復活保險金要退回嗎
2020-11-26土地承包糾紛應該如何處理
2021-01-20拆遷補償不透明,可以申請信息公開嗎
2021-03-16工業用地和商業用地拆遷補償有什么區別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