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勞資雙方經常會為加班費的問題而引發糾紛,而想要解決該糾紛,就要證明加班事實的存在。那么,在法律上,加班事實的舉證責任由誰承擔?如果是由單位來承擔,但若單位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承擔該責任,或者是單位不付加班費應該怎么辦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具體了解。
一、加班事實的舉證責任由誰承擔
因用人單位作出的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生的勞動爭議,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除此之外的勞動爭議案件,仍然適用民事訴訟的基本舉證原則,也即“誰主張、誰舉證”。
部分勞動者錯誤地理解了法律的規定,以為在追索加班費案件中需要用人單位提供證據證明勞動者不存在加班情形,否則亦應被認定為加班。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因為這種認識而提起的訴訟也是無法獲得法院支持的。勞動者在此類案件中必須提供充分證據證明存在加班的基礎事實,否則將面臨敗訴風險。
二、單位不付加班費該怎么辦
沒有得到加班費的勞動者,要及時向勞動保障監察部門投訴,當然勞動者也可以選擇仲裁,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雙方當事人分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
但需要注意的是,勞動仲裁有時效上的限制: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當然如果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仲裁時效也會中斷,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仲裁時效中止。
從最新的司法解釋來看,最高法為督促用人單位規范管理,引導勞動者正確行使權利,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出臺《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該司法解釋規定,勞動者主張加班費的,應當就加班事實的存在承擔舉證責任,但勞動者有證據證明用人單位掌握管理加班事實存在的證據,用人單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不利后果。
法律規定單位可以安排員工加班,但此時需要注意加班的時間安排,同時也要在員工同意的情況下進行。而要是就加班產生了糾紛的話,那么加班事實的舉證責任由誰承擔呢?律霸小編已經在上文中做出了講解,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鹽城律師。
加班后單位不給加班費怎么辦
怎么認定加班,加班是如何認定的
能否以調休代替加班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按揭房轉讓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9行政拘留屬于聽證范圍嗎
2021-01-30現役軍人離婚可以不用部隊開證明嗎
2021-02-11觸犯別人隱私怎么量刑
2021-03-17用電信息是否屬于商業秘密
2021-03-18交通事故協議書怎么寫
2021-03-07能追討過去的贍養費嗎
2021-03-03不履行裝修合同工商怎么處罰
2021-01-23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條件有哪些
2020-12-06最新房地產法
2021-01-03勞務合同根據什么法律
2021-01-25人壽保險公司的責任是什么,人壽保險合同有哪些內容
2020-12-13投保人的權利義務是怎樣的
2021-01-11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
2020-12-23旅行保險怎么買
2020-12-21保險利益的內容有什么
2021-02-15人民財產保險理賠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9分紅保險的特點與分配方式分別是什么
2020-12-09保險理賠申請材料
2021-01-05建筑房屋總承包合同有效嗎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