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上,一些人群為了利益,或者受到其他的誘惑,很容易走上一些不正規的途徑,觸犯了我國法律,構成了違法犯罪。近年來,我國報道的非法集資犯罪案件數量巨大,令人瞠目之下,人們對于這一犯罪行為的懲罰措施是最為關注的。那么,在我國非法集資多少錢算違法呢?一起看一下吧。
一、集資詐騙罪的構成要件
(一)集資詐騙罪的客體
集資詐騙罪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既侵犯了公私財產所有權,又侵犯了國家金融管理制度。
(二)集資詐騙罪的犯罪主體特征
集資詐騙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任何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本罪。
(三)集資詐騙罪的客觀方面特征
集資詐騙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必須實施了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行為。
(四)集資詐騙罪的主觀方面的特征
集資詐騙罪在主觀上由故意構成,且以非法占有為目的。
二、在我國非法集資多少錢算違法
非法集資的行為,本身是屬于違法行為的,但如果達到了法律中規定的非法集資罪的立案標準,那么就會構成刑事犯罪,這個時候就要依法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
《刑法》規定,集資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并達到法律規定的數額和情節的行為。
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行為只有具備一定的數額或情節才能構成犯罪。2010年5月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 公安部制定發行的《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第二十八條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
(二)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三十戶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一百五十戶以上的;
(三)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
(四)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五)其他擾亂金融秩序情節嚴重的情形。
三、非法集資2020萬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個人犯罪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30萬元以下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個人犯罪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3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個人犯罪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別重大損失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沒收財產。
單位犯罪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50萬元以上,150萬元以下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單位犯罪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15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單位犯罪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500萬元以上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別重大損失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沒收財產。
首先這個問題,小編可以明確回答,非法集資本身就是一種違法行為,只是非法集資達到一定的程度,我國才予以立案,追究非法集資人的刑事責任。法律上對于立案標準的規定是為了懲治犯罪行為,節省司法上的資源,促進司法活動的效率,更大的維護我國的安全秩序。
非法集資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非法集資罪立案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非法集資罪的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人遺產子女怎么分割
2020-12-15扭送與強制傳喚有區別嗎
2021-02-20裝修公司法人變更裝修合同還有效嗎
2021-01-19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未交付如何處理
2021-03-21我國現行行政訴訟原告資格制度是怎樣的
2020-12-29企業經營異常怎么消除需要多久
2021-02-09開支票日期怎么寫
2020-12-05沒收個人財產執行時間是多久
2020-12-04簽訂婚前協議書的注意事項
2020-12-25撫恤金需要申請嗎
2020-11-16合同變更的原因包括什么方面
2020-12-23旅游意外險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4怎樣為車輛買保險
2020-12-07新大洲產品責任保險條款
2020-11-22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亮點解讀
2020-12-31還貸保證保險合同的訴權之爭
2021-01-16保險期間屆滿后能否解除合同
2020-12-31山林被征能辦失地保險嗎
2020-12-17無法找到第三者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無責車輛損失賠償責任
2020-11-28被保險人的權力和義務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