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個人信息被泄露的事情,嚴重者會對我們的財產安全構成威脅。現在全社會都對泄露他人信息的行為深惡痛絕,刑法修訂案也在這方面不斷完善,并且相關司法解釋也明確了量刑標準。那么泄露個人信息罪如何量刑?下面小編結合有關法律知識給大家介紹下。
一、泄露個人信息罪如何量刑?
針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定罪量刑,2015年11月1日起實施的《刑法修正案(九)》曾對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作出了修改: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違反國家有關規定,獲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都構成犯罪;明確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從重處罰,增加規定“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二、泄露個人信息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1、侵犯的客體:是公民個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
2、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以竊取、收買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行為。
3、犯罪主體:一般主體,單位可以構成本罪。
4、主觀方面:故意。
三、非法手段怎么認定?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是該罪構成中的客觀方面要素。何為“非法獲取”?法條采用了枚舉加兜底的方式表述。“竊取”的特征在于利用權利人不知,秘密占為己有;“其他方法”法律無法窮盡,但應當與竊取具有相當的社會危害性,適用同一刑法評價標準。從竊取的特征分析,非法手段至少應當具備以下特點:
1、違背了信息所有人的意愿或真實意思表示;
2、信息獲取者無權了解、接觸相關公民個人信息;
3、信息獲取的手段違反了法律禁止性規定或社會公序良俗。
四、人肉搜索行為會受到什么樣的處罰?
新的司法解釋首次明確“人肉搜索”案件中,行為人未經權利人同意即將其身份、照片、姓名、生活細節等個人信息公布于眾,實際是向不特定多數人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由此可見,公民個人信息屬于公民的隱私,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就可能對公民的合法權益產生損害。對于泄露個人信息罪的量刑標準,從拘役到7年有期徒刑不等,最高刑期就是7年。像社會中常見的人肉搜索事件,當事人如果情節嚴重,最高也會被處于三年有期徒刑。
?被拆遷人如何運用信息公開的手段進行維權
?買房時個人信息被泄露怎么辦?
?如何判斷一項信息是不是商業秘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最新債務轉讓協議書范本
2020-11-30大學生校園貸事件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5不服交通事故認定,能否提起訴訟
2020-12-29不得抵押的房地產有哪些?
2021-02-25存款證明辦理需要哪些材料,可以異地辦理嗎
2021-01-07怎么確認勞動關系
2021-01-10自己承包工程需要什么條件
2021-02-11貨物運輸途中滅失,代辦托運人需要賠償嗎
2021-01-03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貨損賠償糾紛案
2021-01-30交警調解保險公司不出面怎么辦
2021-02-09全車盜搶險保險公司免責的情形
2020-11-23怎么知道單位有沒有交保險
2021-01-20財產保險合同中的第一受益人寫誰更好
2021-01-07原位癌的責任免除有哪些
2020-11-30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哪些特征
2021-03-02土地管理是否近三十不會做出變動有何原因以及案例
2020-12-08土地轉讓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1-17經管局土地流轉合同內容有哪些
2020-11-29拆遷補償方案不公開發布,被征收人應當在哪兒查看
2020-12-09拆遷安置房產權證辦理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