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限制減刑三類人分別是什么
對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據犯罪情節等情況可以同時決定對其限制減刑。
二、死緩限制減刑的適用條件
關于死緩限制減刑適用原則在司法實踐中的貫徹實施。最高人民法院在《〈刑法修正案(八)〉條文及配套司法解釋理解與適用》一書中針對死緩限制減刑的適用規定了罪刑法定、罪刑相適應、有利于嚴格執行死刑政策等三項原則,本案在審理過程中切實遵循了以上三項原則。
1、罪刑法定原則。罪刑法定原則旨在保護被告人利益,任何不利于被告人的刑事裁決須有刑法的明文規定為據。根據《刑法》第五十條第二款,對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被告人,僅在三種情形下可以同時決定限制減刑:
(1)累犯;
(2)因實施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7種具體犯罪而被判處死刑緩刑執行;
(3)因實施有組織的暴力犯罪而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
2、罪刑相適應原則。刑法第五十條第二款規定,對于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被告人限制減刑,要根據“犯罪情節等情況”作出決定。“犯罪情節等情況” 主要包括犯罪的性質、起因、動機、目的、手段、后果等因素。
3、有利于嚴格執行死刑政策的原則。從立法目的來看,對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被告人限制減刑,并不是單純加重死刑緩期執行刑的嚴厲性,而是為進一步嚴格執行死刑政策創造條件。對于可能被判處死刑的被告人,法官在刑罰裁量的實際操作層面,通常會考慮三方面的因素:第一是客觀危害層面,即犯罪后果的嚴重程度、犯罪手段的惡劣程度等;第二是主觀惡性層面,即犯罪動機或者目的是否卑劣,是否存在彰顯人身危險性的犯罪前科等;第三是社會影響層面,主要指被害人家屬的態度以及社會的反應。只有在以上方面均達到可以判處死刑的程度,才會判處死刑立即執行,如果在某一方面尚存可恕緣由,就難以作出死刑立即執行的判決。
我們在適用限制減刑時應當堅持罪行法定原則、罪行相適應原則、有利于嚴格執行死刑政策的原則。我們應當清楚,對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被告人適用限制減刑,針對的是以往應判處死刑立即執行的案件,而不是以往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的案件。
有哪些立功表現可以減刑?
判死緩限制減刑適用于哪些人?
死緩的限制減刑意味著不會執行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何種情況下適用學生傷害事故責任
2020-12-05做法醫鑒定幾天出結果
2020-12-13有限責任公司設立流程有哪些
2021-01-28酒駕出車禍私了要多少錢
2021-02-05出租人私自賣房構成侵權嗎
2021-01-30姥姥姥爺算法定監護人嗎
2020-12-19遺囑怎么寫法律才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24單身青年的購房標準是什么
2021-02-04集資房屬于什么房產性質
2020-12-31哪些合同屬于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1-02-18起訴狀事實勞動關系的申請確認范文
2021-01-12勞動仲裁員工代表要什么條件
2021-03-09投保后可以享有的服務有哪些
2020-12-23什么是保險公估人
2021-02-18買保險一定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2保險經紀人過錯行為的責任有哪些
2021-03-17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三條是怎樣的
2021-03-24新保險法第十六條有什么疑義
2021-03-20拒保
2021-02-18賓館拆遷補償參照哪些法律規定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