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于非法跟蹤能判刑嗎?
根據案件的性質來定,一般是不會被判刑的。
跟蹤別人涉及到侵犯對方隱私權,行為已經觸犯了法律,但是否收到法律懲罰,則由跟蹤行為侵害的性質影響和對方收集的證據以及是否主張個人權利而論。如果對方向公安部門反映,可能當地民警會詢問當事人,到如果沒有確鑿證據,你可能不會受到處罰,頂多只是口頭警告,如果對方上述,說你跟蹤或者騷擾,但是證據如果不足,法院也不會受理。
但不論如何,如果有跟蹤行為,建議立即停止,因為此行為已經觸犯了法律。如果是被人跟蹤,侵犯了你的隱私權 ,你可以通過合法渠道要求其停止對當事人的侵權,在正面的交談中不能協商解決,你可以根據侵害性質造成的影響收集相關證據并以相應罪名上述法院,要求其消除影響,澄清事實,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侵權責任法》規定,精神損害賠償嚴格限制在侵害人身權益。侵害人身權益是指侵害生命權、健康權、名譽權、隱私權等,但不包含侵害財產權,如果侵害了財產權益,就要根據財產的損失給予賠償。
《侵權責任法》第二條,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二、侵害公民的隱私權的行為包括下列:
1、沒有通過公民本人的同意,將公民的姓甚名誰,照片視頻,住在哪里,身份證信息和聯系方式給他人或者公開;
2、有沒有法律允許和公民本人的許可進入其住的地方進行搜查或其他的形式破壞了公民原有的生活秩序,給公民正常生活帶來影響;
3、沒有在法律允許的條件下就跟蹤其他人,安裝竊聽器或者攝像頭等,監視別人的生活;
4、沒有法律的允許就打聽別人的財產狀況或者知道了別人財產狀況在當事人沒授權的情況下將其公開;
5、在當事人沒有同意的前提下就看別人信件筆記等,或者將其公開;
6、打聽調查當事人的社會關系,家庭情況或者將其公開;
7、偷窺監聽其他人的夫妻生活或者將其公開;
8、在知道他人有婚外的戀情關系,沒有經過當事人同意就向外公開的;
9、掌握了解公民的一些私人材料并將這些材料向外公開;
10、公開公民的秘密或者不愿向社會公開的一些信息。
綜合上面所說的,非法跟蹤就是利用不合法的方式去探取他人的隱私,但對于非法跟蹤一般只要案件情節不大的話,是不會追究當事人的責任,而且對于非法跟蹤了會根據不同的案件來認定案件的性質,最主要的就是讓違法者受到應有的處罰。
侵權責任法全文最新
侵權責任的免責事由包括哪些
一般侵權責任與特殊侵權責任的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承諾為什么會出現遲延
2021-03-06老人去世最晚多久銷戶
2021-01-03個人房屋抵押合同怎么寫
2020-11-14交通事故處理責任認定有期限么
2021-01-05確認勞動關系糾紛能否主張賠償
2021-02-20經營者使用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條款,還生效力嗎
2021-01-14購買期房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5工廠噪音粉塵大 近鄰如何維權
2021-01-19勞動者突然離職,工資還要結算嗎
2020-12-03公司倒閉派遣制制員工怎么賠償
2021-01-07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是什么
2021-02-24保險合同成立有什么要件
2021-02-07被保險人的直接解除權行使條件有哪些
2021-02-27可以委托醫護人員銷售健康保險產品嗎
2021-01-12城鎮居民醫遼保險可以在網上交嗎
2021-01-07保險業務規則和保險組織機構管理規定的行為有哪些
2021-02-26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有哪些權利
2020-11-29投保人可以變更嗎
2020-12-25協議拆遷是否有法律依據
2020-12-17農村拆遷補償安置方案包括哪幾種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