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法治社會中對各種各樣的人都有著較強的法律保護意識,犯罪者即使觸犯了法律。我國的政府也給與一定政策,為了他們更好地走入社會,積極向上的進行生活。那經濟犯減刑新規定都有哪些具體規定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進行詳細的回答。
一、濟犯罪只要符合減刑和假釋的條件就可以減刑或假釋。根據《刑法》第條,適用條件與限度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如果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的,或者有立功表現的,可以減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現之一的,應當減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動的;
(二)檢舉監獄內外重大犯罪活動,經查證屬實的;
(三)有發明創造或者重大技術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產、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災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現的;
(六)對國家和社會有其他重大貢獻的。
二、減刑以后實際執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
(一)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二)判處無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三)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條第二款規定限制減刑的死刑緩期執行的犯罪分子,緩期執行期滿后依法減為無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緩期執行期滿后依法減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根據《刑法》第條,適用條件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執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實際執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沒有再犯罪的危險的,可以假釋。如果有特殊情況,經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可以不受上述執行刑期的限制。對累犯以及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釋。對犯罪分子決定假釋時,應當考慮其假釋后對所居住社區的影響。
主要還是看服刑人員在監獄中的表現和自身的相關改造成果。對于積極改造防止他人犯罪和在日常生活中舍己為人救死扶傷的主觀類的改造人員,還有利用自己的智慧做出了發明創造的犯人。我國都會在刑期上進行相應的減免,來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
信用證詐騙罪減刑有什么條件
死緩減刑最低多少年,法律要求有哪些
有刑事諒解書可以減刑幾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口頭承諾能判凈身出戶嗎
2021-02-16事實婚姻是否受法律的保護
2021-01-05特殊情況遺產如何分配
2021-02-17霸王條款是合同欺詐嗎
2020-11-29合同擔保概述
2020-12-07農村土地糾紛怎么快速處理
2020-12-13如何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1-02-22試用期不合格辭退入職體檢給報嗎
2021-02-24社保繳費基數低勞動仲裁補幾年
2020-12-17勞動糾紛法官會受賄嗎
2021-01-04買人壽保險有哪些優勢
2021-02-09補償性保險合同與給付性保險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23保險公司在投保中有哪些義務
2021-01-24保險公司財產損害賠償答辯狀
2021-01-17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三條
2021-03-08平準保險費 LevelPremium
2021-03-12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1-19土地轉讓合同履行完畢自動解除嗎
2020-12-15自建房屋拆遷補償標準如何計算
2021-03-18拆遷安置合同中,都要有哪些內容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