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刑事處罰是分為了主刑和附加刑的,不少人知道管制是屬于刑法量刑種類之一,但分不清是屬于主刑還是附加刑,也不知道管制的執行機關有哪些。針對這些問題,律霸小編將在下文中一一為您介紹。
一、管制是主刑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是對犯罪分子適用的主要刑罰,它只能獨立使用,不能相互附加適用。主刑分為以下五種: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
二、管制的執行機關是哪些
刑法第38條規定:“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機關執行”。可見,管制的執行機關是公安機關。公安機關執行管制,是指縣(市)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以及相當于這一級的公安機關,依照人民法院的判決,對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進行教育、監督、考察、評議和改造。公安機關在執行管制時,應當按照人民法院的判決,告知被判管制的犯罪分子活動范圍、地域和必須遵守的有關規定,并向其所在單位或居住地的有關群眾宣布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管制期限,是否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等。執行地的縣級公安機關,應把被管制的犯罪分子列為重點人口依法進行管理,防止漏管失控。在監管工作中,要依靠群眾對罪犯逐個建立監督考察小組,依法對罪犯進行經常性的認罪服法教育和監督考察。定期組織群眾對被管制的犯罪分子進行評議。對于出現遷居、死亡等變動情況,應書面通知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原審判機關。應當減刑的,由公安機關向中級以上人民法院提出減刑建議書,由受理減刑建議書的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審理、裁定。如果在管制期間犯罪分子又犯新罪,或者發現其余罪,應由公安機關依照刑事訴訟程序移送人民檢察院處理。
三、管制期間需要遵守的規定
根據刑法第39條的規定,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應當遵守下列規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2)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行使言論、出版、聚會、結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權利;(3)按照執行機關的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4)遵守執行機關關于會客的規定;(5)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告執行機關批準。根據上述規定,管制本身不包含剝奪政治權利的內容。如果被管制的犯罪分子需要剝奪政治權利的,應當把剝奪政治權利作為附加刑判處,其期限與管制的期限相等,同時執行。
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管制期滿,執行機關即應向本人和其所在單位或居住地的群眾宣布解除管制,并且發給本人解除通知書。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同時宣布恢復政治權利。
根據上文的講解,我國的主刑包括了五種,而管制正是其中之一,由此可見管制是屬于主刑的。通常管制的期限為三個月以上兩年以下,執行機關是公安機關。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需要依法實行社區矯正。本文由律霸小編為你整理,希望能夠解開你的疑惑。
管制可以緩刑嗎?
管制是否是實刑?
什么情況下判處管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可以轉租房屋的部分嗎
2021-03-02醫療事故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多久
2021-02-26國家賠償的范圍是怎樣的
2021-03-06贍養費能追溯嗎
2020-12-11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監事會對什么事項進行監督
2021-01-19工程停工買賣合同可否解除
2021-01-18合同內容與事實不符該如何處理呢
2020-11-22侵害專有出版權能否起訴作者
2021-02-16雇傭關系買保險嗎
2021-03-01房產證糾紛如何維權
2021-01-08保密協議是否屬于勞動合同糾紛
2020-11-30農民工意外死亡最少獲賠額為多少?
2021-02-26年假是按工齡算還是按入職日算
2021-03-06勞動爭議管轄權是什么意思
2020-12-29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調解什么時候結束
2021-03-20交通意外險的投保方式有哪些
2021-03-22旅游意外傷害險定義
2020-11-21保險合同是諾成性合同嗎
2020-11-12變更保險合同程序怎么走
2020-12-30人身保險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