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傷勞動合同解除賠償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工傷員工解除勞動合同賠償的計算方式為: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如單位不執行可向勞動局申請仲裁
勞動合同法中有明確規定。第四十二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五條 勞動合同期滿,有本法第四十二條規定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應當續延至相應的情形消失時終止。但是,本法第四十二條第二項規定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勞動者的勞動合同的終止,按照國家有關工傷保險的規定執行。
二、工傷員工主動提出離職會有什么弊端?
一是失去申請重新鑒定傷殘等級的權利。《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自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作出之日起一年后,工傷職工或其近親屬、所在單位或者經辦機構認為傷殘情況發生變化的,可以申請勞動能力復查鑒定。而如果工傷職工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而獲取工傷待遇補償后,即失去了傷情加重可申請重新鑒定勞動能力的權利。 重新鑒定傷情加重等級變化后待遇有何不同?沒有明確規定。
二是失去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的權利。《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工傷職工工傷復發,確需治療的,享受本條例第三十條、第三十二條和第三十三條規定的工傷待遇。即復發后可以繼續依法享受醫療費、伙食補助費、輔助器具的報銷以及停工留薪期待遇等。但此規定的前提是職工與用人單位仍履行勞動合同,保留工傷保險關系。如《江蘇省勞動仲裁疑難問題研討會紀要》(蘇勞仲委【2007】6號)指出,用人單位與工傷職工已終止勞動關系和工傷保險關系,工傷職工也已一次性領取了相關工傷待遇,由工傷職工舊傷復發需要繼續治療而引發的爭議,仲裁委應不予受理。現實生活中,隨著物價上漲,醫療費用愈來愈高,極有可能出現這樣一種情形:職工在解除后工傷復發甚至傷情加劇,而后續的治療費數額遠遠超過了解除時所獲得的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導致生活陷入困境。
其它損失還有:
(一)是失去了享受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的權利。根據《勞動合同法》有關規定,在用人單位無過錯的前提下,由職工自己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無須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
(二)是失去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權利。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職工,在未就業期間,依法不能按月領取失業保險金。 就工傷職工主動解除勞動利益得失一事,用人單位要加強對相關法律法規宣傳引導,并進行針對性的解讀。工傷職工應清楚地了解工傷待遇政策,以便做出理性選擇。
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那是建立在工傷事故已經基本處理完畢之后員工主動提出來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下。如果是在工傷事故處理期間公司就單方面的解除了勞動合同的話,賠償標準按照實際工作年限來計算,工傷事故處理期間單位是不能解除勞動合同的。
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要補償員工嗎?
勞動合同法補償金是如何規定的
單位不簽勞動合同怎么舉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遭惡意匿名舉報報警可以嗎
2021-01-24工會組織工傷認定時效是多久
2021-01-04離職后個人檔案要如何處理
2020-11-12下落不明三年的人已被宣告死亡了嗎
2021-01-02變更勞動合同有哪些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10債權被保全后是否可以轉讓
2021-03-25學生兼職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30雇傭關系雇主怎樣免責
2020-12-28簽訂購房合同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2已經履行脫密期還需履行競業限制嗎
2020-11-25競業限制的期限最長是多少?
2021-01-07勞務分包內部承包協議是否合法
2021-02-03學生實習期受傷是工傷嗎,學生實習期受傷誰來擔責
2021-02-27學生意外傷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6飛機軍事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8保險合同解除
2021-02-16一起交通事故案件引發的思考
2021-02-18精神病人自殺,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2-04離婚給孩子交的保險能分割嗎
2021-03-25發生交通事故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