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誰同意?
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征求勞動者同意,并需要支付賠償金,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不需要征求用人單位同意。經濟補償是指企業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職工的勞動報酬。 經濟補償,一般根據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和工資標準來計算具體金額。公式為: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月工資。
工作年限的計算標準是: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6個月以上不滿1年的,按1年計算;不滿6個月的,按半個月工資標準支付。月工資的計算標準是: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濟補償金的月工資為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職工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本人月平均工資,工資計算標準最低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二、用人單位提前解除勞動合同需支付賠償金:
1、在勞動合同期內(如果勞動者沒有過錯)公司單方面解除合同,屬于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公司應支付2倍經濟補償金數額的賠償金。
2、如果公司解除勞動合同沒有提前30天通知勞動者,應再支付1個月工資的代通知金。
3、勞動合同法第87條規定: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47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4、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是半年內按照半個月計算,滿半年按照1個月計算。
勞動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相關規定
第五條 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工作時間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準發給經濟補償金。
第八條 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需要明確的是,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相關法律上明確規定了用人單位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合同,必須支付勞動者相關的賠償。具體涉及到兩個情況:一是如果勞動者同意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下可以支付賠償金進行解除,二是勞動者不愿意解除合同的情況下應當進行溝通解決或者訴訟解決。
最新勞動合同文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叫保證期間
2020-11-09同一交通事故兩個受損失的可以同案起訴嗎
2020-11-13被行政拘留十五天可以探視嗎
2020-11-09房子保全后多久失效,還可以續保嗎
2021-02-19購房定金可以退嗎,怎么才能要回購房定金
2021-01-20要辭職了領導不讓走怎么辦
2021-01-18合同中是否可以加入競業限制
2020-12-13農民工意外死亡最少獲賠額為多少?
2021-02-26新勞動法被辭退怎么賠償
2020-12-14哪些勞動爭議可由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0-12-03這種情況能否獲得人壽保險公司經濟補償
2021-02-02保險合同的變更怎么體現
2020-12-24什么才算意外傷害
2021-02-26購買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大有學問
2021-01-20疲勞駕駛保險賠償嗎
2021-01-30保險公司能否因肇事逃逸免責
2021-01-06保險經紀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02保險公估人業務有哪些
2020-12-18除了搶種搶建,還有什么方法能提高征地拆遷補償
2021-02-16協議拆遷簽訂協議時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