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在工作過程中發生意外遭受到工傷傷害時,有權依照工傷保險條例獲取自己的工傷賠償。工傷保險條例的內容也依據社會的進步發展和經濟水平的進步而有所調整,最新的工傷保險條例擴大了工傷賠償的范圍,更有利于保障工人的勞動權益。本文律霸的小編就對“工傷保險待遇解讀有什么內容?”這個問題給大家帶來詳細的解答。
工傷保險待遇解讀有什么內容?
一、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范圍
《條例》第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各類企業、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以下稱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雇工(以下稱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各類企業的職工和個體工商戶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條例》第六十一條規定:“本條例所稱職工,是指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各種用工形式、各種用工期間的勞動者。”這說明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各類企業的職工和個體工商戶的雇工,均享有工傷保險待遇權利。而不管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是否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不管勞動者的用工形式如何,不管勞動者的用工期限長短,也不管勞動者的身份是什么。此外,國家機關和依照或參照國家公務員制度進行人事管理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工作人員以及其他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各類民辦。
二、工傷認定的申請時限
《條例》第十七條明確指出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用人單位未按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這說明工傷認定對用人單位而言,申請時限一般為自事故發生之日或確診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對個人而言,工傷認定的申請時限為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或被確診為職業病之日起的“1年內”。
三、鑒定
新條例規定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勞動能力鑒定由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并提供工傷認定決定和職工工傷醫療的有關資料。第二十六條規定:申請鑒定的單位或者個人對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該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再次鑒定申請。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為最終結論。《條例》提出自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所在單位或者經辦機構認為傷殘情況發生變化的,可以申請勞動能力復查鑒定。
此外,該條例還規定了回避的情形即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組成人員或者參加鑒定的專家與當事人有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
工傷保險待遇在賠償范圍和覆蓋人群上有了更為寬松的規定,不管是從事何種職業的人員,有沒有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只要與用人單位存在事實上的雇傭關系,依法有權獲得用人單位的工傷賠償。
工傷賠償必須掌握的三大時效
個人工傷認定的申請期限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裝修合同簽訂時的注意事項
2021-02-03法律顧問單位拖欠顧問費怎么處理
2021-03-21為什么承攬人的留置權可以約定排除
2020-12-15民法宣告失蹤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25勞務合同可否定免責條款
2021-03-19婚姻口頭協議多久無效
2021-02-13雇傭關系能認工傷嗎
2021-03-21競業限制協議效力無效的規定是啥
2021-02-19企業和個人勞動關系如何證明
2020-11-30用人單位提前辦理離職手續是違法解雇嗎
2020-12-31定期壽險該怎樣理解
2021-03-02公共交通意外險的保險待遇
2021-01-22哪些人適合購買意外保險
2020-11-22保險合同生效的含義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8保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15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是如何的
2021-01-28保險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1-03-16汽車保險每年都交嗎?車險到期不買后果會怎樣
2020-12-30黑龍江司法鑒定指定保險醫生正確嗎
2020-12-26車禍后保險公司賠償問題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