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察委員會自偵案件的逮捕執行的條件是什么
監察委員會自偵案件的逮捕執行的條件是
(1)有證據證明發生了犯罪事實。犯罪事實既可以是單一犯罪行為的事實,也可以是數個犯罪行為中任何一個犯罪行為的事實。對實施多個犯罪行為或者共同犯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即可:有證據證明犯有數罪中的一罪的;有證據證明有多次犯罪中的一次犯罪的;共同犯罪中已有證據證明有犯罪行為的。
(2)有證據證明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
(3)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行為的證據已有查證屬實的。逮捕不同于定罪,逮捕的標準低于定罪的標準,不要求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行為的所有證據都已查證屬實,只要求有證據已被查證屬實即可。
二、逮捕
逮捕是檢察院批準或決定,法院決定,公安機關執行的,對犯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一定時間內完全剝奪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
逮捕是刑事訴訟強制措施中最嚴厲的一種,它不僅剝奪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而且逮捕后除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和符合變更強制措施條件的以外,對被逮捕人的羈押期間一般要到人民法院判決生效為止。正確、及時地使用逮捕措施,可以發揮其打擊犯罪、維護社會秩序的重要作用,有效地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串供、毀滅或者偽造證據、自殺、逃跑或繼續犯罪,有助于全面收集證據、查明案情、證實犯罪,保證偵查、起訴、審判活動的順利進行。所以逮捕是同犯罪做斗爭的重要手段。但是如果過量適用逮捕,錯捕濫捕,就會傷害無辜,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和民主權利,破壞社會主義法制的尊嚴和權威,損害公安司法機關的威信。因此,必須堅持“少捕”和“慎捕”的刑事政策,切實做到不枉不縱,既不能該捕不捕,也不能以捕代偵,任意逮捕。對無罪而錯捕的,要依照國家賠償法的規定對受害人予以賠償。
一切法律處罰都是講究證據以及原則之上,有充分證據證明的情況下才能實施逮捕或者是處罰。這也是為了保障案件的審理是符合法律規定,不冤枉或者是不錯判任何一件案件。總而言之,做一個知法守法的好公民,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是必要的。
刑事拘留后轉逮捕是不是就該判刑了?
監視居住后還會逮捕嗎
逮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級傷殘鑒定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20商標淡化理論及反淡化措施
2021-02-02請求中國協助送達傳票,中國不負有送達義務的情形
2021-01-08城管強制拆除違建程序是什么
2021-03-04農村土地承包合同和經營權證不一致如何解決
2020-12-08什么叫現房
2021-01-06二次入職離職補償金怎么結算
2021-03-12簽訂勞動合同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1-03-19對于未約定補償金的競業禁止協議有效嗎
2021-03-23勞動爭議仲裁和解與仲裁調解的區別
2020-11-25什么情況下壽險公司會拒賠
2021-02-12意外傷害保險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2-14怎樣才能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問題
2021-01-09保險提醒、說明義務嚴格,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標準是什么
2021-02-10扶老人險怎么買,扶老人險賠什么
2020-12-12保險合同無責不賠屬霸王條款
2021-03-05企業財產保險的費率一般為多少
2021-03-16重復投保有什么后果
2020-12-21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是否生效
2020-11-23公證保險賠償索賠注意事項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