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在尚未作出最后的宣判之前,那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其實都是可以依法申請取保候審的,當然前提是必須要滿足規定的條件才行。與此同時,對取保候審也有方式要求。那到底取保候審的方式有幾種呢?現在就讓律霸小編為你做詳細解答吧。
一、取保候審的方式有幾種
《刑事訴訟法)第53條規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應當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據此,取保候審有保證人保證和保證金保證兩種方式。對同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決定取保候審的,不能同時使用保證人保證和保證金保證。
保證人是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的為其擔保的人。保證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與本案無牽連;有能力履行保證義務;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有固定的住處和收入。公安、司法機關應當嚴格審查保證人是否符合法定條件,符合保證人條件的,應當告知其必須履行的義務,并由其出具保證書。
保證人應當履行以下義務:監督被保證人履行法律規定的被取保候審期間的義務;發現被保證人可能發生或者已經發生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時,應當及時向執行機關報告。被保證人有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保證人未及時報告的,經查證屬實后,由縣級以上執行機關對保證人處以1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罰款。如果保證人與被保證人串通,協助被取保候審人逃匿以及明知藏匿地點而拒絕向司法機關提供,構成犯罪的,依據刑法有關規定對保證人追究刑事責任。對于取保候審保證人是否履行了保證義務,由公安機關認定,對保證人的罰款決定,也由公安機關作出。
二、被取保候審人有什么義務
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一)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
(二)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三)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四)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前款規定,已交納保證金的,沒收保證金,并且區別情形,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結悔過,重新交納保證金、提出保證人或者監視居住、予以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審期間未違反前款規定的,取保候審結束的時候,應當退還保證金。
取保候審屬于一種強制措施,但并不是當事人提出了申請的,就一定能夠獲得取保候審的批準。此時相關機關會對條件作出審查,同時也會看選擇的取保候審的方式是否滿足了。法律中規定的取保候審的方式包括保證人與保證金兩種,各位可以適當了解一下。
取保候審期間算刑期嗎
取保候審期間再犯罪怎么辦
證據不足取保候審期限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北京港澳通行證辦理程序是什么
2020-11-21勞動法規定的哺乳期是幾個月
2020-12-08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的緊急措施有哪些
2020-11-15行政案件律師收費標準
2021-01-09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法律援助范圍是哪些
2021-01-03國家賠償應當向誰申請
2021-01-25依據專利法哪些不屬于專利權
2021-02-19新三板企業掛牌等于上市嗎
2020-12-06退婚彩禮應該怎么處理
2020-11-23房產證抵押會不會過戶
2021-01-11合同保全是什么
2020-12-24禁止流質契約可行嗎
2020-11-30九年義務教育學生摔倒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5小區違章建筑如何處理
2020-11-22新《集體合同規定》注重對女職工特殊保護
2020-12-10勞動爭議中約定管轄條款是否有效
2020-11-13飛機因天氣原因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0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1-02-02客戶交通意外致高殘 民生人壽理賠1.5萬
2021-01-16龍卷風造成的損失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