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正常情況下,監護人所承擔的職責和義務是比較多的。一個未成年人的成長的過程當中,監護人所起到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而且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如果說監護人本身就不具備監護資格,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對監護人進行變更,才能夠確保被監護者的基本利益。下面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司法鑒定無民事行為能力后怎樣變更監護人?
一、司法鑒定無民事行為能力后怎樣變更監護人?
可以向法院提起變更之訴,請求法院變更監護人。
二、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劃分標準
(一)按照年齡怎樣劃分民事行為能力人
《民法通則》第十九條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從最新的規定中可以知道,我國已經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最低年齡由十周歲下降到八周歲,但由于最新的《民法通則》要在2017年10月1日開始才會正式實施,因此就目前來看,此時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最低年齡仍為十周歲,原則上具體的年齡段為10周歲-18周歲。
(二)按照精神狀態劃分民事行為能力人
根據《民法通則》
第二十一條 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實施其他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第二十二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第二十三條 不能辨認或者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認定其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根據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復的狀況,經本人、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申請,人民法院可以認定其恢復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三、民事行為能力劃分的作用
有無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決定著民事法律行為是否有效?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從事的一切民事法律行為均有效,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從事與其年齡、智力相符合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從事純獲利行為有效,其他民事活動需要法定代理人完成。
如果說經過司法鑒定以后,監護人確實無民事行為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完全可以申請法院對監護人進行變更。面對這種情況,法院一般會支持變更監護人。無民事行為能力,在我國主要是按照年齡和精神狀態來進行劃分的。
汽車司法鑒定如何收費
司法鑒定項目包括哪些
可以申請重新進行司法鑒定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贈與,后悔了還能要回來嗎
2021-01-24將公款借給私營企業違法嗎
2020-12-28合同不見了可以仲裁嗎
2020-11-13電子版的離職證明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3保障性住房能抵押貸款嗎
2021-02-10侵權糾紛可主張賠償可期待利益嗎
2021-03-25產品供貨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0-11-08農田非法在別人土地上取土如何處罰
2021-02-14勞動合同的續訂的程序
2020-12-06解除合同賠償金算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2-04試用期離職扣2個月工資怎么辦
2020-12-26商家銷售舊貨應否承擔質量責任
2021-01-26勞動糾紛多長時間內能去仲裁
2020-11-24勞動訴訟的審理程序是什么
2021-01-09在職勞動糾紛申訴期是多久
2020-11-25什么是萬能壽險,萬能壽險在實踐中的優勢有哪些
2020-12-02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特點
2021-01-28什么是投保單
2021-02-13新車投保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1-28保險合同變更的類型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