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濟轉型期影響非營利組織籌資的因素分析
在經濟轉型期,國民經濟發展水平、民眾收入水平、非營利組織的公信度以及傳統的社會文化生活等都會對非營利組織的籌資產生影響。具體來說:
(一)國民經濟發展水平與民眾的收入水平
經濟的發展水平直接影響了人們的捐贈能力和對公益事業的熱情。一般來講,國民經濟發展水平越高,人們對公益事業的熱情也就越高。收入水平越高,人們的捐贈能力越強;反之,則越弱。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整個經濟發展水平和民眾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縮減,這對非營利組織的籌資將產生重大的影響。
(二)非營利組織自身的公信度
非營利組織的公信度是社會對非營利組織的認可信任程度。社會公信度高,得到認可后可吸引更多的人加入非營利組織,增加會費收取基數和收取力度;公信度高,捐贈者愿意提供更多的資金和物質,非營利組織能接受更多捐贈和進行更多的項目籌資;公信度高,政府在補貼、制度、政策方面會有更多的傾斜。在目前的經濟轉型期,捐款人更愿意將有限的資金捐助給那些運作規范、財務信息公開、消費者理解并欣賞的組織,即公信度高的組織。
(三)文化因素
任何一種成功的籌資模式都不可脫離本土的傳統觀念,它是建立在自身的社會文化生活基礎之上的。同情弱者、維護弱者利益、保護環境、維護社會正義等是社會公認的理念,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接受捐贈的問題上,非營利組織只有為特定文化習慣所接受的籌資方式才能為非營利組織所利用。如廣東中山市紅十字會利用傳統陰歷大年初七的“人日”進行募捐,已延續10年,每年可籌集成百上千萬資金。**山泉為希望工程籌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原因是這些籌資方式建立在自身文化生活的基礎之上。
二、經濟轉型期非營利組織籌資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目前的經濟轉型期,資金來源不穩定、籌資不規范使非營利組織缺乏資金,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其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籌資渠道單一,對政府依賴性強
非營利組織籌資來源渠道可涵蓋社會的各個層面,包括:政府、營利組織、個人、基金會和自創收入。現階段,我國非營利組織籌資渠道比較單一,由政府提供財政撥款和補貼,幾乎占全部收入的一半。過分依賴政府的結果是使非營利組織缺乏提高效率的競爭機制,不但使政府增加了管制成本,而且使非營利組織行政化,不利于組織的職能發揮。隨著社會的發展,非營利組織必將由官民合作朝民間自治發展,國家財政撥款和補貼不再是主要的籌資渠道,這部分比例將逐漸縮小,營利組織、個人、基金會及自創收入的籌資比例將逐漸增大,非營利組織必將尋求新的高效的籌資渠道以滿足生存的需要。
(二)自創收入低
非營利組織的自創收入是指其通過提供產品或勞務向消費者收取的費用以及通過投資而從受資方取得的收益。自創收入包括:會費收入、業務收入、經營收入、投資收益等。我國非營利組織中會費收入占自創收入的比重高達70%,成為除政府財政撥款和補貼以外的第二大收入。而業務收入則很低,導致非營利組織自立性不強。有調查資料表明,我國非營利組織業務收入只占年總收入的6%,而美國的非營利組織年服務性收費占總收入的56.6%。此外,非營利組織與金融市場聯系不多,資金運作收入低,沒有形成專門針對非營利組織的融資服務體系,非營利組織難以像營利組織一樣進行股份運作,難以從銀行或資本市場獲得資金。
(三)接受社會捐贈少,私人捐贈在非營利組織資金來源中所占比例較小
接受捐贈是很多非營利組織重要的收入來源。我國非營利組織的資金來源中,企業與民眾的捐贈比例較低,其原因為:1.公眾捐款的意識不強。我國民眾的平均收入不高,且長期置身于計劃經濟體制下政府包辦社會公益事業的環境中,傾向于免費享受別人提供的福利,參與、資助社會公益事業的意識不強,積極性不高。2.稅收減免的激勵效果不明顯。
(四)非營利組織的社會公信度不高
現階段,我國許多非營利組織的運作是不公開、不規范的。財務信息不公開,捐款人就無法了解所捐資金的使用情況,必然會降低公眾對非營利組織的資金管理和使用問題上的信任度。而混亂的財務管理和暗箱操作所引發的貪污腐化、徇私舞弊和低效率等丑聞,更是對非營利組織的公信度造成嚴重的打擊,極大地削弱了非營利組織通過民間捐贈獲取資金的能力。
三、經濟轉型期非營利組織籌資策略
在經濟轉型期,為了擺脫資金短缺的困擾,非營利組織可以采用以下的籌資策略來提高籌資能力。
積極爭取外部援助
外部援助是非營利組織資金的重要來源。非營利組織應當采取積極措施,獲取盡可能多的外部援助。爭取外部援助需要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1.正確處理非營利組織與政府的關系。非營利組織可利用政府對文化、教育、衛生、慈善和環保等社會公益事業的熱情與扶持,爭取獲得資金(特別是目前在政府的救助資金爭取到一部分資金)、減免稅費的優惠政策和免費或低價提供的物資或土地。此外,非營利組織還應爭取政府的認同和道義上的支持,這有利于非營利組織獲得社會公眾的認同與支持,從而在經濟上獲得更多的外部援助。但在爭取政府支持的同時,非營利組織要保持自身的獨立性,不能過分地依賴于政府,應確立與政府的合作伙伴關系。
2.尋找企業合作伙伴。非營利組織與企業界緊密的合作關系對雙方都有益,非營利組織可以得到資金與財物的援助,從事良好的活動,還可吸收企業的員工作為志愿者參與公益事業;企業則可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企業的社會公益成績可以幫助企業在營運中取得更佳的成效,增加公司的收益,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非營利組織應當為企業特別是大公司的公益捐贈定出一個統一的且與企業的營業需要有關的主題,并且尤其注重與企業結成合作伙伴,使企業能作出一個長期的支持承諾。
3.面向社會公眾募捐。這是非營利組織獲取外部援助的重要途徑。在進行募捐時,非營利組織應當為捐贈者提供足夠的、至少能使其進行抉擇的真實、準確和沒有故意誤導的信息。要使募捐取得好的效果,公益項目的選擇以及社會公信度非常重要。同時,募捐活動要精心策劃,捐款方式要靈活多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李吉超律師(18646396912),男,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執業律師,黑龍江大學畢業,碩士研究生,訴訟法學專業。 具有良好的正規法學教育背景、深厚的法學理論素養,通曉國家現行重要法律、法規。自擔任執業律師以來承辦過大量案件,包括刑事、民事、經濟、勞動爭議在內的各類典型案件,長期奮斗在法律實踐工作的最前沿,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反對脫離實踐而空談理論;具有十分豐富的訴訟實戰經驗和處理各類法律事務的實踐經驗;深得當事人一致好評。諳熟國家立法和法學研究工作的最新成果以及司法實踐的最新動態。 堅持以誠信和正直取信于當事人;不唯上,不唯權,不唯書,不唯錢;不做高高在上的學者,也不做挑詞架訟的訟棍;堅持維護當事人利益至上,維護公平與正義至上,為各類企事業單位和公民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
支票保證與支票付款保證的相同之處
2021-02-11贍養費糾紛立案材料要哪些
2020-12-12家庭暴力是怎樣構成的,及救助措施有哪些
2021-02-11勞務外包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4個人雇主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0-11-30人壽保險索賠要有哪些材料及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3-09產品責任中警示的內容是什么
2020-12-08貨物運輸保險合同過期后貨物被盜能否獲得賠償
2021-03-10買了自燃損失險,車輛著火了,就一定能得到賠償..
2021-02-20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30保險合同是如何構成的
2020-12-10沒有責任認定書保險會賠嗎
2021-03-17企業財產保險保費率是多少
2020-12-23投保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家庭保險公司不足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3-19保險法司法解釋三亮點解讀是怎樣的
2021-01-25瑞士人活得“保險”
2021-01-05保險合同中有些條款經常被使用,您熟悉嗎?
2020-12-19住改非遇拆遷是按照商鋪補償嗎
2021-01-21自建房屋拆遷補償標準如何計算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