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贍養老人的子女能擔當監護人嗎
《民法總則》第35條還規定,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應當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保障并協助被監護人實施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對被監護人有能力獨立處理的事務,監護人不得干涉。
這意味著,老年人在智力正常時,可以通過書面協議方式,選定自己信得過的親友或社會保障機構作為自己的監護人,當自己喪失或者部分喪失行為能力時,確定的監護人就立即履行監護職責。
有觀點認為,對成年人監護制度的完善是民法總則很大的一個亮點,適應了中國老齡化社會發展的要求,有利于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監護人,是指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護職責的人。包括:(1)法定監護人,(2)指定監護人,(3)遺囑監護人,(4)委托監護人。上述監護人又可分為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和精神病人的監護人。監護人應具有監護能力,符合法定資格,并克盡監護職責,否則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與監護職責相適應,監護人主要具有以下權利:(1)有權保護被監護人的身體健康。(2)有權照顧被監護人的生活。(3)有權管理和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并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活動。(4)有權對被監護人進行管理和教育。(5)有權代理被監護人進行訴訟。監護人依法行使監護權利,任何組織或個人均無權干涉。
監護人人是指對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的人身、財產和其它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嚴重精神障礙的人,都應設置監護人。我國《民法總則》規定的監護人有以下三種情況:被監護人的近親屬,包括、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根據以上內容的相關的回答可以得出,成年人如果沒有足夠的心智與民事行為能力的話是需要用到監護人的,如果不贍養老人那么不能夠當老人的監護人,老人可以自己選擇信得過的親友作為自己的監護人,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咨詢可以致電律霸網在線律師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乘客開車門撞傷他人應該承擔責任嗎
2020-12-10做了傷殘鑒定沒申請工傷怎么辦
2020-11-24涉外婚姻財產糾紛如何解決
2021-03-11怎樣行使翻譯權
2021-03-11商標權可以無償轉讓嗎
2021-02-19口頭承諾贈與合同是否成立
2020-11-25一審法院違反級別管轄審理是否有效
2021-02-21加工承攬合同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1-01-11勞動確認無效判決能否恢復勞動關系
2021-02-03勞動爭議調解協議書效力如何,有強制力嗎
2020-12-29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新規
2021-01-26保險合同糾紛適用什么規定
2021-01-10車禍死亡保險理賠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30少年摔了一跤死了 保險公司卻不肯賠付
2021-01-26保險法司法解釋一有什么內容
2021-02-05保險責任期限及免責條款的約定合法有效,投保人應屬未如實告知
2021-03-13有農村戶口,無宅基地拆遷補償嗎
2020-11-11公租房拆遷中,被拆遷人如何安置
2020-11-24宅基地上養值要拆遷是怎么賠法
2020-12-19拆遷開始了,如何找出拆遷許可證和評估報告的瑕疵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