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案件申請回避的主體都有哪些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在遇到法律規(guī)定的四種情形時,應當自己向所在機關提出回避的申請。如果明知自己應當回避而不自行回避或者不知道、不認為自己具有應當回避的情形,因而沒有自行回避的,被害人、自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被告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二、《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回避的條件是:
(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近親屬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主 要是指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或者他們的近親屬與本案處理結果存在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因而也可能影響案件客觀公正地審理..所以他們應當回避,不再 參與案件的處理。
(3)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由于他們在案件中曾有過這樣的身份,執(zhí)行過或履行過一定的任務或義務,因而可能 對整個案件或案件的某個事實已形成自己的看法。如果他們再以辦案人員的身份處理該案件,就有可能會影響案件事實的正確認定和公正處理,因而也應當回避。
(4)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會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所謂其他關系,是指近親屬關系和利害關系以外的某種關系,諸如交往密切的上下級關系、同學關 系、朋友關系等等。另外,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重新審判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因此,曾是原合議庭成員的,在 案件重新審理時,也應自行回避。
(5)接受當事人及其委托人的請客送禮,或違反規(guī)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托人的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和偵查人員也必須回避。如有 上述情形,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刑事訴訟的各個階段都可提出申請回避。如遇駁回申請回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刑事回避中分為了三種情況,即自行回避、申請回避以及指定回避。一般人民法院在開庭的時候就會按照法定程序告知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他們享有申請回避的權利,同時還需要詢問他們是否申請有關人員回避。不過,在提出回避申請之后會先做出審查,符合條件的才會決定有關人員回避。
什么情況刑事案件當事人有權申請回避
刑事訴訟法書記員適用回避制度嗎?
公司法股東三個回避具體指的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居是否承擔對方債務
2021-02-20申請專利后能否主動撤回
2020-12-31交通事故被起訴了該如何應訴
2020-12-10公司可以用私人賬戶付公款嗎
2021-03-04房產證在房屋中介手里不肯退怎么辦
2020-12-27家庭暴力可以離婚嗎
2020-12-22兩年勞動合同的試用期是多久
2021-01-13勞動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區(qū)別有哪些
2021-01-25末位淘汰制度解雇員工是否可行
2021-02-02勞動糾紛中是否采取一裁終局
2020-12-15產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25保險合同生效后十日內可以取消嗎
2021-01-18保險公司賺錢問題的方法有什么
2021-02-02為籌保險款母親跳樓救子可行嗎
2021-01-08因年齡誤告被解除保險合同保險公司有權解除合同嗎
2020-12-02保險公司對交通事故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01保險公司保護被保險人利益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15保險理賠沒有工資條就不能理賠嗎
2021-01-03旅游買保險有何用?
2021-01-27家庭承包和其他方式承包的不同點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