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刀故意傷害刑期是多長時間?
刑法第234條、第238條、第247條、第248條、第289條、第292條、第333條的規定,對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傷殘的,刑訊逼供或暴力取證致人傷殘的,虐待被監管人致人傷殘的,聚眾“打砸搶”致人傷殘的,聚眾斗毆致人重傷的,非法組織或強迫他人出賣血液造成傷害的,應以故意傷害罪論處。這些規定屬于擬制規定,而非注意規定。
(一)犯故意傷害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二)犯故意傷害罪,致人重傷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備注:符合正當防衛條件的,免刑。
故意傷害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并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故意傷害罪,其中,已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的自然人有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行為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二、故意傷害罪與故意殺人罪的界限
就一般情況講,兩罪并不難區分,但在碰遇故意殺人未遂造成傷害或故意傷害致人死亡兩種情況時,二罪易混淆。要把握二罪的主要區別在于行為人是否以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為故意內容。如果行為人無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而只有傷害他人健康的故意,即使客觀上行為導致了他人的死亡,也只能以故意傷害罪致死認定;如果行為人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即使其行為沒有造成他人死亡的結果,也構成故意殺人罪(未遂)。司法實踐中,要認定行為人的故意內容是傷害還是殺人,應遵循主客觀相一致的原則,查明案件的全部事實,從行為人與被害人的關系,案件的起因、過程、結果、作案的手段、使用的工具、打擊的部位、強度、作案的時間、地點、環境條件、行為人作案前后的表現等方面入手,進行綜合分析、判斷。
以上就是我國法律上對故意傷害罪的判罰標準和相關認定情況,對于故意傷害的具體犯罪事實,應當由公安機關進行調查取證后,根據掌握的相關證據來進行處理,如果對相關情況的處理存在異議的,那么還可以合法上訴處理。
故意傷害罪賠償多少錢
故意傷害中造成重傷害能判緩刑嗎
故意傷害罪致人輕傷的量刑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住院寫自費能報銷嗎
2021-03-02律師會見一次多少錢
2020-12-11照相館的照片屬于隱私嗎
2021-02-11產品侵權商標人有責任嗎
2020-11-08搭網約車上下班發生交通事故能工傷賠償嗎
2020-12-03設立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營運資金額有限制嗎
2021-03-13簽訂合同認購書效力
2021-03-09如何把控合同中主體資格的審查
2021-03-14勞動部門收到集體合同多久未提出異議會生效
2020-11-20哪些情況下解聘職工要給補償
2021-03-18小公司倒閉了怎么給員工賠償
2021-03-17如何區別勞動工傷和人身損害呢
2021-03-21雇員保險金權益
2020-12-25保險公司的拒保問題有什么原因
2021-01-14論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之規范
2021-02-05保險公司經辦人擅改簽單日期導致的保險合同糾紛的理賠
2021-01-17購買車險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16保險單遺失對理賠有影響嗎
2021-03-04保險合同的客體包含哪些
2021-01-01發生事故后如何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