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上什么是管轄權的移送?
管轄權的移送是指地方人民法院受理某一案件后,發現對該案無管轄權,為保證該案件的審理,依照法律相關規定,將該案件移送給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移送管轄的實質是對案件進行移送,而不是對案件管轄權進行移送。它是對管轄發生錯誤所采用的一種糾正措施。移送管轄通常發生在同級人民法院之間,但也不排除在上、下級人民法院之間移送。
二、管轄權移送的條件是什么?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36條規定:“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于本法院管轄的,應當移送給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認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規定不屬于該院管轄的,應當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不得再自行移送。”據此規定,移送管轄的適用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人民法院已經受理案件。若尚未受理的案件,經審查不歸本法院管轄的,不存在移送管轄問題,應告知當事人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二)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對該案無管轄權。依法享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才有權行使審判權,因此無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無權審理案件。
(三)接受移送案件的人民法院依法享有管轄權。這是對移送案件法院的要求,即不得隨意移送,只能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移送。
在具備上述三個條件的同時,還必須正確理解本條所規定的“不得再自行移送”的含義,才能正確認識和適用移送管轄。所謂不得再自行移送,是指移送案件的人民法院所作出的移送案件裁定,對接受移送案件的人民法院具有約束力。即受移送案件的法院必須受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再自行移送。如受移送案件的人民法院認為該院依法確無管轄權時,應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這樣規定,既可以避免法院之間相互推諉或者爭奪管轄權,又可以防止拖延訴訟,及時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
管轄權的移送一般是在法院并不具備管轄權的情況下進行的,在司法實踐中,法院在受理相關案件時,需要對是否具備管轄權進行認定,但也存在后期發現不具備管轄權的情況,這時就需要按照上述規定的條件以及程序來進行管轄處理。
移送管轄和管轄權轉移有什么區別?
法院自行決定移送管轄能否上訴?
移送管轄的適用具備的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個合同可以同時有兩個乙方嗎
2021-03-24勞動關系解除后單位須在15日內辦理檔案轉移
2021-03-15企業要進行新三板掛牌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04規范的保密條款需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2480歲能拿多少贍養費
2021-03-14老人有退休金能主張贍養費嗎
2020-12-31工傷導致孩子流產怎么賠償
2020-12-06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接管決定應載明內容
2021-02-22合同保全是什么
2020-12-24債權被保全后是否可以轉讓
2021-03-25先賣房再買房會遇到哪些問題
2021-01-29企業關閉分流可以解除合同不走嗎
2020-11-25抑郁癥裁員是否有賠償金
2021-03-20勞動監督與監督檢查的區別是什么,勞動監察大隊的職責有哪些
2021-02-27不服從公司安排被辭退有沒有補償
2020-11-11勞動爭議是否可以工資結算了再申請
2021-02-24什么情況下壽險公司會拒賠
2021-02-12意外傷害保險報銷比例是什么
2021-03-23保險人哪些情況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0-12-25什么是保險合同主體變更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