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車碰的量刑依據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二、故意傷害罪的犯罪構成要件
(一)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并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其中,已滿14周歲末滿16周歲的自然人有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行為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不滿18周歲不能成為不承擔刑事責任的根據,只能構成法定的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一個量刑情節。
(二)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結果,而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在一般情況下,行為人事先對于自己的傷害行為能給被害人造成何種程度的傷害,不一定有明確的認識和追求。無論造成何種程度的結果都在其主觀犯意之內,所以,一般可按實際傷害結果來確定是故意輕傷還是故意重傷。故意輕傷的犯罪還存在犯罪未遂問題。但對重傷意圖非常明顯,例如企圖嚴重毀容,并已著手實施的行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即使未造成任何實際傷害,也應按故意重傷罪 (未遂)定罪量刑。
(三)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身體權,所謂身體權是指自然人以保持其肢體、器官和其他組織的完整性為內容的人格權。
應注意的是,本罪侵害的是他人的身體權,因此,故意傷害自己的身體,一般不認為是犯罪。只有當自傷行為是為了損害社會利益而觸犯有關刑法規范時,才構成犯罪。例如,軍人戰時自傷,以逃避履行軍事義務的,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434條追究刑事責任。
(四)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了非法損害他人身體的行為。
故意開車碰傷受害者只是故意傷害罪的犯罪手段而已,有些犯罪嫌疑人自己心里也很清楚,交通肇事的量刑只是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而已,但故意傷害罪的量刑就比較嚴重了。但是交通肇事只是偶發性的,受害者群體也是不特定的,但駕車蓄意謀害受害者的行為,很明顯就是故意傷害。
故意傷害致人重傷罪該怎么處罰
故意傷害罪司法解釋及刑法條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受害人的勞動能力如何鑒定
2020-12-14構成商標的圖形應達到什么要求
2021-03-02著作權法定許可制度是什么
2021-03-06贍養費收入法院能查嗎
2020-11-27先予執行能拍賣嗎
2021-01-09債權人申請破產重整需要提交申請書嗎
2021-03-12交通事故誤工費由誰出,誤工費證明怎么開
2021-03-22一線城市樓市退燒,2020北京房產最新政策
2021-02-18應該如何挑選房屋中介
2020-11-26集資房上市需要交納什么費用
2021-03-25房產證在銀行抵押起的可以加名字嗎
2020-12-26離婚房產如何評估
2021-01-07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愛人簽可以嗎
2020-12-11消費者自愿購買過期食品造成損害可以索賠嗎
2020-12-02被辭退還扣工資嗎
2020-11-29獨居老人死因不明保險公司如何理賠
2021-03-07土地承包合同怎么寫,簽訂土地承包合同時需要注意什么
2021-01-06城市居民不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1-02-03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09山林土地入股合同范文內容是什么
2021-01-24